1)【1263 山县有朋的新战法】_甲午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保的问题不大。”轩建章其实心里也没有底气,但是觉得实在不行的话,就退守福冈,还是可以的,毕竟华军有武器装备的优势,在开阔的内陆城池中,防守还是有优势的。

  李鸿章听出了轩建章底气不足,自然不会说破,鼓励了两句话之后,挂上了电话。

  反正现在就这么点实力,在没有外援,没有后备物资保障的情况下,具体该怎么打,李鸿章相信轩建章这种久经战阵的军人,心里应该有数。

  而事实上,情况比李鸿章和轩建章预料的还要糟糕。

  日本政府军本来就还有25000多军队,天皇咬紧牙根,从本州岛各处调兵,又凑出了30000多大军,加上山县有朋本来手里的兵马,总数达到60000,粮草可供应大军半年使用,的确是兵强马壮。

  最关键的是,这60000多人,还全部都装备了火器,而且有半数的士兵,将手中的各种杂牌步枪(大多来自美国的南北战争淘汰产品)换成了英国人的1853式恩菲尔德!

  这都是伊藤博文在欧洲外交上的成功,从目前来看,华皇的外交,没有丝毫的进展,而伊藤博文的外交是很成功的。

  不仅让各国抵制华国,两大势力集团冷淡,甚至仇视华国,还采购了大批步兵制式装备。

  1853式恩菲尔德这一种步枪作为新一代制式步枪,参加了一系列的殖民地扩张战争,它采用的正是上述的打击底火激发方式。与此同时,这种新武器还采用了带有膛线的枪管。

  膛线有助于提高步枪精度,同时也提高了步枪的有效射程。具体技术进步的过程暂且不言。

  1853式恩菲尔德甚至是印度叛乱(后世的历史也管它叫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导火索。

  起义爆发的直接导火线是关于子弹润滑油的传言。

  1857年初开始在雇佣兵中流传这样一种说法:东印度公司以猪油、牛油混合的润滑油涂在来福枪(正是1853式恩菲尔德)的子弹纸皮包装上。

  由于印度教徒视牛为神灵忌食牛肉,而伊斯兰教徒则视猪为污秽之物,而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在装子弹之前,士兵又必须用牙齿来咬破来福枪子弹的纸皮(纸质定装弹药的使用方法)。因而,土兵们都拒绝使用这些子弹。

  东印度公司宣称,这种说法只是谣言,并且已经换了新的用腊作润滑剂的子弹。

  但是印度士兵依然怀疑润滑油不干净,拒绝咬掉新枪支所使用涂了润滑剂的子弹壳。之后一些与新式步枪相关的冲突直接导致了起义在各地爆发。

  这支步枪从1853年服役至1867年,与布朗贝斯相同,因为新技术变革,这把步枪最后被送回工厂进行改造。

  日本人现在手上用的,有的是1853式恩菲尔德,有的就是已经改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