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2 日本人从欧洲购入军备】_甲午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其实华皇对于,只占领福冈和久留米以东地区,还是占领整个九州岛,并不是很在意,对于日本这种小国来说,把九州岛割掉,不让九州岛进入整个日本的行政区域,这就已经足够了,华国的工业产品有一个渠道源源不断的输入日本,这就足够了,华国的工业体系,即便是初级阶段,同日本这样的农业国家,在无关税障碍的情况下通商,就足够把日本洗髓洗到远古时代去。一看书?

  日本人的明治维新和沙俄的农奴制改革几乎是同时开始的。

  俄农奴制是俄国沙皇眼看西欧逐渐强大而推行的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由上而下的改革,此时沙皇算是大地主阶级,改革后也没有摆脱其大地主身份,是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明治维新同理,其推动者表面是天皇明治,实际上改革真正的策划者并非是天皇,而是壬辰战争中尊王派的原长州萨摩两藩的藩士,代表人物是“后三杰”。

  天皇是日本大地主阶级的精神和宗教象征(行政权早已架空数百年),藩士则是日本特色地主阶级武士的代表人物。故而明治维新的领**阶级也是原先的大地主阶级,他们经由明治维新之后,或者成为政府的职业官僚(藩士),或者成为国家最高宗教和权力象征(天皇),或者丧失土地掌握而换取了大量财富成为财阀(原大名,维新后改称“华族”),实质上由地主转化成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华皇之所以允许武士军的存在,一方面是方便消耗九州岛的有生力量,另一方面,是为了重新抬出德川庆喜而铺路,西乡隆盛肯定不能作为傀儡政权的首领人选,而的德川庆喜就不同了。

  德川庆喜出生于德川御三家之一的水户家,父为德川齐昭,母登美宫吉子为齐昭的正室,庆喜在众多兄弟中排行第七。

  1847年(弘化4年)继承一桥家。在将军家定的继嗣问题上,被所谓一桥派拥立,与井伊直弼等南纪派推举的家茂相争而失败。

  安政大狱时,受“隐居”“谨慎”处分,井伊死后获赦。庆喜面对日渐衰落,原希望在继承后借助法国协助进行西化(取得法国贷款600万美元以招募法**官、购买兵器及船只,并组成日法的公司发展工商贸易),重提公武合体以改革幕政。???要??看书·

  1862年(文久2年)幕政改革后,担任将军后见职,推行维持幕权、公武合体的政策。

  1866年(庆应2年)第十四代将军家茂死后,庆喜任将军。

  在法国公使罗什的建议和援助下,吸取欧式制度进行幕政改革,设想建立一个以德川氏为中心的统一权力结构。

  不料1866年7月,法国新外相穆斯蒂出掌政府,不再支持法国公使罗叔亚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