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 格物大家_大清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实在缺人的科目课程现阶段还是只有多花钱请洋人来上课,等出国留学的学生回来后再接替他们。

  这些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是种子,到时自己将会把他们撒向全国各地,成为普及六年义务教育的基础。

  上书房。

  方怀的对面坐着三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岁月已经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他们就是徐寿、李善兰、华衡芳。这三人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可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徐寿,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化学家之一,发明制造过镪水棉花火yao、汞爆zha药等,并与华衡芳一起造成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是格致书院的创立者之一,他生平的一些著作如《化学鉴原》、《化学质考》等成了中国近代化学的起源。

  而李善兰和华衡芳两人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数学大家,他们翻译无数西方的数学著作,并得出了许多惊叹后世的数学原理。

  不仅如此,三人还精通律吕、汽机、矿产、医药等学,发明的东西遍及声、光、电、化各个领域,是少有的数理化全才。

  “三位先生,朕欲成立一所有别于其他学堂的大学,一方面培育人才,一方面进行研究。我大清不仅要学习洋人的技艺,也要研究自己的东西,只有兼容并包,才能赶上并超过洋人。三位先生都是国内格物数术方面的大家,朕欲延请三位先生在此大学中任教,不知三位先生意下如何?”方怀这时语气诚恳地道。

  徐寿三人颇为惊奇地看着眼前才十多岁的小皇帝,很难相信这番见地竟然是从他口中说出。不过方怀的建议确实让他们心动不已,李善兰道:“启禀皇上,皇上所言正是我三人毕生之所想,旦能为国家出一分心力,我三人焉不效死命。”

  年纪最大的徐寿今年已经六十多岁,此时感叹地道:“这些年来我三人四处奔波,希望能将一身所学学以致用,往往徒劳无功。若是皇上早生几年,我等也无需等到这花甲之年才能一展抱负了。”

  这番话说出来已经近乎于大胆了,不过方怀却没有放在心上,他们生在这个时代的科学家几乎为这个国家贡献了一辈子,得到的很少,而且看不到国家的希望,有些怨言是难免的。方怀此时开口道:“三位先生都是国家的栋梁,是朝廷辜负了你们,朕向你们赔罪了。”说着起身向三人深施一礼。

  三人连忙让开,华衡芳道:“皇上怎可如此,折杀我三人了。”

  李善兰也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三人乃是大清的子民,为国效力本是理所当为之事。老天见怜,让我三人能在死前遇着皇上,我三人也能瞑目了。”

  听到李善兰的话,方怀不由有种不祥的预感,三人都已是白发苍苍,加之常年进行科学工作,身体比起一般人恐怕要差些。他不记得历史上三位科学家是什么时候去世的了,不过看样子并不乐观。过些时候要找个高明的西医帮三人检查下身体,他们可都是大清的国宝啊。

  安抚了三人,又谈及了一些科学上的知识。可惜方怀大学和研究生都读的是文科,要是问他中国历史上哪一年发生了哪些大事他或许晓得,但要问他科学知识,他恐怕连个高中生都不如。好在他毕竟比他们多了百年多的知识,对于科技的发展方向还是很清楚的,此时说的倒也头头是道,据说后来徐寿和其子徐建寅发明出无线电报机还是因为这次谈话的启发。

  谈到最后华衡芳问方怀:“皇上,大学的名字可有取好?”

  方怀想了想,道:“就叫清华大学吧。”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