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章_沉没的甲午之我来逆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府、顺德府、河间府及赵州、深州、定州等冀南五府三直隶州进行考核了。

  “回来后还有顺天、保定、天津、宣化、易州等四府一州的院试和科考,再加上录遗也要时间,所以宜早不宜迟,这么吧,后天就出发。”贺寿慈做出决定,并叫住了准备出去通知学政属员的王师爷。“王朋友留步,本官这边有桩棘手的事,还要请教王朋友。”

  贺寿慈把事情和王师爷一说,并把信交给王师爷,王师爷看罢信件,又想了想,开口道:“东翁,依我看,对方已经把所求之事说的很明白了。”

  贺寿慈急忙追问道:“但闻其详。”

  王师爷也不拿捏,直截了当的给出了答案:“依我看来,对方怕是想进入监读书。”

  “不可能!”贺寿慈没有开口,郭师爷首先否定道。“外班监生转为内班是国子监和礼部的手尾,就算东翁是顺天学政,只怕也是不能干预一二的。”

  “静波兄,你说的没错,外班转内班的确不是东翁能插手的,但仅仅是要入监呢?”王师爷冲着贺寿慈轻轻一笑。“那不就顺天学政的正管吗?”

  贺寿慈一呲牙,说出一番让郭师爷脸红的话来:“没想到,原来如此,怪不得非要点出请托人是监生来着,原来不是要转班,而是想要入监,本官差一点就被引入歧途了。”

  郭师爷老脸一红,但还没等开口弥补,就听王师爷接着判断道:“东翁,依我看,请托之人不是满八旗就是蒙八旗,而且家里还有些底子。”

  贺寿慈不明所以,问道:“王朋友是如何得知的。”

  王师爷转身向郭师爷问道:“静波兄,你说这封八行书,在京中作价几许?”

  郭师爷答道:“信中所言泛泛,这等书信,有门路的,只要十两白银便可求得。”

  清季,朝廷大佬给地方主官写请托信已经形成了一个规范的市场,依照是否是本人亲笔、信件内容(请托力度)、大佬的身份地位及请托之事的难易程度等指标划分,一封高质量的八行书可以得笔酬白银数千两,而那些诚意度极低的八行书也就能换回十两、八两而已,对此,请托人完全心知肚明,正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

  “静波兄说的没错,此等八行书也就十两一封,很便宜,那么单凭这样的一封信,就能让地方大员遵行了吗?”王师爷自问自答道。“依我看,正常的话,只怕很难的。”郭师爷和贺寿慈都点了点头,没错,不是所有的地方大员都卖京中大佬的面子的,尤其是在所托之事甚为紧要难办的时候,地方上该怎么办还是就怎么办,根本就不考虑中枢某人的脸面,这也是清季地方权力与中枢权力此消彼长的结果。“那么就剩下一个问题了,为什么请的是伯王的信,而不是等同情况下的其他朝中大佬的呢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