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8章_沉没的甲午之我来逆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科尔沁部扎萨克博多勒噶台亲王伯彦讷谟祜虽然是僧格林沁的儿子,虽然也因此受到两宫皇太后的信重,但眼下毕竟只担任了职权不高的大内保镖头子之一(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而已,朝廷里有力的王公大臣数不胜数,为什么请托人非要用这位的信来开道呢?

  王师爷向面面相觑的两人解释道:“我看原因很简单,请托人不是拿不到更有力的八行书,只是这样的八行书是要人情的,请托人认为人情比钱更贵,所以只是花小钱做个意思而已,隐约间便是在告诉东翁,我跟伯王很熟,但这件事还没有必要真的惊动伯王了。”

  王师爷的话在逻辑上是能自洽的:“东翁以为,什么人能跟伯王这般熟稔呢?自然不是满八旗就是蒙八旗了。”

  郭师爷也醒悟过来,补充道:“东翁,润芳兄说的颇有道理,只怕此人原本是能得恩荫、难荫的,捐纳也不在话下,不过是想得个正途出身,所以才求上门来。”

  王师爷直指请托人的目标:“东翁,依我之见,对方求的是优监。”

  “优监?”贺寿慈恍然大悟。“好算计,想捡空子啊!”

  “优监?”郭师爷也砸吧砸吧嘴道。“旗人附生,家里有些地位,如此画形,请托人已经呼之欲出了。”只是郭师爷随后又想到了什么。“不过,这也有些宽泛了,学籍在顺天的旗人生员没一千也有八百,附生更是多达五、六百号,谁知道哪个有伯王的关系,哪个又是真正的请托人。”

  王师爷笃定的说道:“没有五、六百人之多,只需在去年中式的附生中寻一寻即可。”

  王师爷继续解释道:“东翁到任已经是第三年了,第一年上任时,各地茂才们摸不清门路、不敢上门请托还在情理之中,但去年为什么没有此等事体呢?”

  郭师爷下意识的反驳道:“彼辈也可能是久考不中,终于放弃后,再找的门路。”

  王师爷也不跟郭师爷讨论谁的推测更有根据,只是冲着贺寿慈和郭师爷言道:“东翁和静波兄没有注意,其实送信的人已经把请托人给点出来了。”

  郭师爷眼睛猛的一睁:“润芳兄是说,请托人姓苏?是了,苏监生,姓苏的想为监生。”

  王师爷给了肯定的答复:“没错,请东翁查一查去年中式的秀才里,哪个旗人附生是姓苏就基本可以确认了。”

  郭师爷看了看贺寿慈,贺寿慈眉头一凝:“不用刻意去查,本官倒是记得清楚,去年有位年仅十五岁的世管佐领童子试中式,京中还为此闹腾过一阵子,说什么和珅再世,而这名十五岁的世管佐领恰恰就是姓苏!”

  郭师爷目光闪烁了一下:“这么说来,倒是全对上了,不过东翁,这苏家做事藏头露尾的,忒有些不地道了,不知东翁是作何考虑?”

  去年童子试后,贺寿慈曾经派人是查过苏家的底,结果自然是触目惊心,以至于贺寿慈一早息了今年科考上找苏子辰茬的打算,然而计划不如变化,苏家得寸进尺,让贺寿慈愤愤然中也有些进退失据。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郭师爷被点破心思,脸上也是一热,急忙附和道:“明白,明白,这苏家枝繁叶茂,就连东翁也要忌惮一二,在下又怎敢虎口夺食呢?郭某也怕有命赚钱没命花钱呢······”

  良久,贺寿慈叹道:“万一不是苏家怎么办?”

  王师爷献策道:“东翁,如果今年顺天科考之前无人重提此事,那么就可以肯定是苏家所为了。”

  贺寿慈仔细一琢磨,的确是这个道理:“也罢,且看这几日有何变化······”

  贺寿慈脸色不虞的到后院去了,王师爷却拉住若有所思的郭师爷,向其警告道:“静波兄,这件事可不是咱们可以插手的。”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