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9 奇特角色_大戏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之下,从筹备阶段开始就聚集了无数话题,最终由大卫-芬奇执掌导筒,男主角由新任007丹尼尔-克雷格(Daniel-Craig)扮演,而女主角则花落鲁妮-玛拉。

  在超高的期待值之下,“龙纹身的女孩”却没有能够达到“社交网络”的高度,媒体综评七十一分,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在奥斯卡上,也仅仅只是收获了最佳女主角、最佳电影剪辑以及另外三个技术奖项的提名。

  毋庸置疑,大卫是一名十分出色的导演,大卫-芬奇式的凛冽和利落贯穿始终,赋予了电影一股强大的力量,甚至比瑞典版的还要更加黑暗、更加清冷、更加北欧。不过,大卫的短板也十分明显,他对角色的塑造缺少足够的掌控和挖掘,“社交网络”是如此,“龙纹身的女孩”也是如此。

  大卫版的“龙纹身的女孩”,作为核心思想的女权主题被大幅度削弱,增加了悬疑以及惊悚的氛围,整体风格依旧延续了他一贯的鲜明,但却缺少了原版的震撼和深度。

  事实上,由斯蒂文-泽里安(Steven-Zailian)撰写的剧本,给予了两个角色更多发挥空间,旨在丰富角色,也深化人物形象,这位曾经执笔“辛德勒的名单”、“纽约黑帮”的金牌编剧,笔力着实不俗,但可惜的是,丹尼尔的表演太过模式化,僵硬死板的质感没有能够赋予角色更多的深度,而鲁妮的表演略显发力过猛,却细腻不足。

  相较而言,原版延续了欧洲演员的一贯风格,更加细腻,更加饱满,在演技和角色方面完胜;而大卫版则更加风格化,更凛冽,角色反而更加薄弱,主题也与原著的想法产生偏差。整体而言,两个版本伯仲之间,不过,原版略胜半筹。

  这不仅是蓝礼的想法,影评人们的观点也保持一致——瑞典版的媒体综评是七十九分,高于美国版。

  正如安迪所说,其实米克尔是一个值得慢慢挖掘的角色,他身上所折射的是原著作者斯蒂格的理想主义以及现实挣扎。

  斯蒂格清楚地知道,在当代社会想要战胜重重困难,推动社会的变革,这是多么艰难、多么危险的事;斯蒂格还清楚地知道,仅仅凭借着他一个人的力量,在社会机器的压力之下是多么微弱,他的生命就屡次面临着危险。

  所以,斯蒂格赋予了米克尔绝对不动摇的坚毅和果决,同时又赋予了米克尔内心的伤痛和挣扎,就如同“蝙蝠侠:黑暗骑士”里的蝙蝠侠一般——黑暗骑士,为了实现正义,不得不背负着黑暗,举步维艰地前行。这就是一个如同古希腊悲剧般的史诗英雄。

  在“龙纹身的女孩”之中——准确来说,在“千禧年”系列之中,米克尔虽然都是主角,但风采都被丽丝贝斯抢走。

  一方面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