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42 见义勇为_大戏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体地迎接着客人上车。

  习惯性地打招呼,视线余光轻轻一瞥,然后基亚努什就隐隐约约地察觉到了不对劲:后排座的两个人着实太过眼熟,尤其是那位男士。

  他总觉得自己见过对方。脑海之中浮现出了相对应的名字和脸孔之后,不仅没有恍然大悟,反而还是自我怀疑起来:难道是自己眼花看错了?不可能吧,这应该不可能!

  然后,后排座的两个人就开始讨论着完全听不懂的话题。

  许多英文单词,基亚努什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排列组合起来,就更加像是天书了。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两个就如同普通人一般激烈地展开争论,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出现在基亚努什心目中制造了多少波澜。

  基亚努什想要开口询问一下:他是蓝礼-霍尔吗?她是那个脸书创始人传记电影里出现的那个女学生吗?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他的出租车里?他们可以为他签名留下纪念吗?他可以向自己的朋友炫耀,自己载到了顶级大明星吗?

  但基亚努什正在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已经无比失礼地不断看向后视镜了,他不应该冒然地打断他们的交谈。他应该尊重乘客的私人空间。

  “我能够理解你的意思,但,为什么呢?”

  “因为这就是他们思考的方式。你知道,我认识一个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的朋友,他用来记忆和归纳朋友的方式,是根据每一位朋友结识的具体日期来完成的。

  比如说,我和他是在……呃,2003年三月二十九日认识的,于是,他每一次看到我的时候,脑海之中就会自动浮现出这一串数字,然后以此为基点,展开所有的回忆,就好像图书馆归类成册一般。这着实不可思议,但就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我们是不同的。”

  “你的意思是,他们以一种理论的内在联系来分析因果,继而推测发展趋势?所有的事情都隐藏着一个固定规律?哇哦,这听起来真像……疯子,你知道,就好像小约翰-纳什(John-Nash-Jr.)一样。现实生活中还可以寻找到类似的规律吗?”

  “我是文学系的,你忘记了吗?”

  “不不不,是你提出了这样的理论,你必须进一步作出解释,否则,我今晚就无法安睡了。你知道,当初杰西-卡森伯格在揣摩马克-扎克伯格那个角色时,我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我的意思是,他的表演非常出色,外形、语气和姿态都十分相似,但就是缺少了一点什么。

  现在,通过你的话语来看,我觉得,是不是因为我们无法理解天才的思考方式,所以呈现出来的质感却不太对劲。我需要一点现实生活的范例,这是你提出来的概念,我需要一点证明。你必须负责,必须!你可以现在举例说明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