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2章 我只想做一条咸鱼_三国:开局被曹操三顾茅庐请出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有牢牢掌控着盐池,曹操才能从世家身上割肉。

  制盐方法,必须要保密。

  “这些盐,文政打算怎么卖?”

  荀彧又问道。

  “限量,高价卖。”

  郭泰早就把这一点给想好了,解释:“我们的盐只要把名气扬出去,不怕没人要,文若你觉得呢?”

  荀彧沉思着说道:“我现在就想弄几十斤回去,这辈子都没吃过那么好的盐。”

  郭泰说道:“既然文若已经那么想要,其他世家的人,更不用说,所以我们的精盐,所面向的群体,就是世家。”

  “那普通百姓呢?这些盐成本不高,能低价出售,我哪能让百姓再吃粗盐?”

  曹操开始忧国忧民起来。

  “这个也容易解决,只要卖盐的利益达到一定的程度,让世家觉得有利可图,就有可能派人来偷制盐技术。”

  “他们敢!”

  “丞相先不用生气,他们来偷,就随便偷,反正到那个时候,我们已经利用盐赚了一大笔钱。”

  郭泰信心满满地说道:“等世家也开始卖我们的盐时,可以趁此机会把盐价压下去,让他们血本无归,又能做到真正地控制盐价,一举两得!”

  曹操怒气顿消,赞叹道:“还是文政的办法多,层出不穷。”

  荀彧却又担忧地说道:“这样一来,我们利用盐来赚钱的方法,岂不是没有优势了?我们还需要用钱来置办军粮。”

  “是啊!”

  曹操想到这个,也忧虑起来。

  “我突然想到一个新的词,叫做薄利多销。”

  “大汉的百姓那么多,盐又是生活必需品,北方已经平定,很难再有战乱,百姓的生活自然会追求质量,买盐的人绝对不会少。”

  “只要把价格压得合理,哪怕压得再低价,只要不在亏损的范围内,还能有钱赚。”

  听完郭泰的话,他们赞同地点头。

  这么简单的道理,他们就是想不到点上,甚是忏愧。

  荀彧说道:“薄利多销,这个词很不错,文政形容得恰好。”

  郭泰又说下去道:“要说粮草问题,依靠钱来买,只是治标不治本。”

  “丞相想要保证粮草充足,必须兴修水利,改革土地,使耕者有其地。”

  “可以尝试一下,把农户联合起来,以一里为一个集体,让里长把土地按户分配下去,家庭承包,自负盈亏,多余的上交做赋税。”

  “这样能减轻赋税,又有田种。”

  “还可以把无主荒地分给流民开垦,耕种面积扩大,收益更多。”

  “唯一的缺点,就是大部分土地,在世家手中,能分配的不多。”

  郭泰把自己对农业的见解,简单地说了一下。

  他说的是简单,但是曹操和荀彧听起来,很快陷入沉思,然后激动得浑身颤抖。

  这样做,岂不是要比他们的屯田更管用。

  “文政厉害啊!”

  荀彧觉得自己推荐他当农监长,没有推荐错人,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