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43章 莫洛托夫的和平呼声_爱国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亚城。在这次撤退过程中,苏俄战死战伤超过4万,投降或被俘的超过7万,虽然一如过去那样,损失惨重,但毫无疑问,因为朱可夫的果断决策,而避免这4个集团军50万人被击溃的危险。但是在撤退过程中,苏俄各部险象环生,为了保证撤退过程中4个集团军的安全,斯大林紧急从乌拉尔地区调来1个集团军,伏罗希洛夫也将驻扎在西伯利亚城的17集团军,到最后,竟然将正在围攻唐努乌梁海萨彦岭的第2集团军调往鄂木斯克前线,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苏俄在鄂木斯克全军的防守,但毫无疑问,这是以牺牲其他战线为代价。由于苏俄为了解救这支部队,从而导致在各条战线上力量不断被削弱,在这期间,宋哲元部从过去被动挨打状况中苏醒过来,发起阵阵反攻,击溃当面之敌,从萨彦岭进入西西伯利亚平原。此外,缺乏大军支援,以及在中哈吉2个半骑兵师深入到西西伯利亚平原,导致后勤补给不时发生中断后,在中西伯利亚高原的第1兵团采用跳跃式离岛作战方式,派出多个精干特战作战分队,空降兵深入到敌后,连续拔掉马利诺夫斯基在西伯利亚大铁路所设的障碍,经过4个月作战,已经走出峡谷,中国在中西伯利亚高原的3个兵团随时可能进入西西伯利亚平原。

  再加上在中亚地区,在西伯利亚地区对近200万俄军在中国军队猛烈攻势下节节败退,这让拥有600万常规部队的斯大林感到阵阵压力,感到力不从心。

  到这时,斯大林才明白朱可夫在阿克套前线撤退之举的正确,如果不是朱可夫及时率部撤退,进攻阿克套前线的3个集团军很可能不出半个月就被中国击溃了。从而重蹈过去在哈巴罗夫斯克,在赤塔,在乌兰乌德,大部苏军都被歼灭的悲剧。而这次,在阿克套地区,苏俄军队虽然伤亡惨重,但是各个集团军建制犹在,主力犹存。

  虽然苏俄号称有常规军450万人,但是由于在西伯利亚、在中亚前线作战的有200万苏军,在芬兰作战的有40万苏军,防备德国进攻也用掉了200万大军,以在在波兰东部的驻军30万,在高加索地区有驻军50余万,在如此状况下,虽然扩军备战,苏俄军队已经扩编到600万人,但还是给人感到前线兵力匮乏。

  再加上在芬兰苏军由于芬兰人的誓死抵抗,斯大林才感到整个局势的困难。

  在这个冬季,芬兰人神出鬼没,利用各种战术,在前方,在后方狠狠打击苏军,对侵犯芬兰的40万苏军进行打击,这让苏军损失超过数万人,更为重要的是,芬兰这样一个弱小国家,敢于与北方巨人这样强敌正面交锋,无疑鼓励了世界进步力量,欧美各国、北欧各国纷纷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