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2章 烈士牌位_爱国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地民政部门应收敛烈士遗体,建立烈士陵园以予以安葬。…………………………..。

  考虑到这个时代防腐处理的不便,考虑到运输的困难,为了满足将士们魂归故里的愿望,特的要求:

  战死烈士在安葬完后,其遗物与牌位由专门部门护送返回其家乡。

  对特级英雄烈士,或少将以上烈士牌位运送,国家五院院长,大军区司令应该到场致哀。

  对一级烈士,或校级烈士牌位运送,军长,省军区司令,烈士所在省议长,省长应该到场致哀。

  对二级烈士,或者尉级烈士牌位运送,师长,军分区司令,烈士所在地区专员应到会致哀。其他的,烈士所在部队团长,地方县武装部长,地方县长应该到场致哀。

  烈士家乡应该对烈士牌位安放家族祠堂,或者建立衣冠冢等活动予以支持。

  ……….。

  通过对死者的尊重,想不到竟然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中国人最为注重情分,历史上,桃园三结义就是兄弟情分的一种体现,士为知己者死更是情义的一种宣扬,可以说为了情分,国人有的竟然不讲法律,不讲原则。

  过去打仗,马革裹尸就算好的,现在想到保护战友们的遗体,从那以后,非到万不得已,很少有人愿意主动后撤,而将战友的尸首扔给凶狠的敌人。

  更为重要的,现在普通战士也不再是孤魂野鬼,在战死后,不但风风光光下葬,而且其牌位还以如此隆重的礼节迎回家乡,这对敬鬼神的国人,其意义可想而知。

  所以,自那以后,在战场上,战士们的战友情,战士们的牺牲精神更是与日俱增,战士们更是爆发出难以想象的牺牲精神,拼搏精神。当然,这是后话,是因报告团而产生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当然,随着外蒙古战事的持续不断进行,随着报纸,广播每天连篇累牍的战事报道,国人也从初期的惶恐转变为一种宣泄。

  在武汉,在上海,在重庆,在广州,在天津,在各大城市,爱国学生,爱国工人被组织起来,他们在响应政府号召,在学习工作之余,每天唤醒一个沉睡的国人的号召,在周六,周日发动声势浩大的游行活动,以唤起国人抗苏的意识。

  在上海公共租界,一群群学生高举着爱国标语,从众人眼前走过去。厚眼睛鄙夷的看着这帮激动的学生,连连摇头,为学生的幼稚,摇头不已。

  正在这时,几个掉队的小学生围了上来,一个人指着募款箱道:先生,我们将士太英勇了。

  先生,院长说不要让将士们在前方既流血又流泪,请募捐一点,以酬谢烈士们在世的亲人吧。

  厚眼睛甚为烦恼,将手一摆道:杨兴既然想打仗,怎么让我们平头老百姓代他酬谢将士呢?

  这几年下来,他又是发行钞票,又是整顿税赋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