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0章 北京政变_爱国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参议袁良带上他致黄郛的亲笔信,建议:“当吴佩孚到京之时,起而捕之,减少杀害无数生命。”又要求冯玉祥在行动上,宜早勿迟,迟了害处大,请黄善为指导之。

  而此时冯玉祥、胡景翼、孙岳通过草庭协议,达成反直联盟。

  混成旅旅长孙岳,早年加入同盟会,从滦州起义前就与冯玉祥结交,两人长期往来无间。孙岳对吴佩孚的骄横专权,早已心怀不满,与冯玉祥见面时,常常满腹牢骚,对国家的前途和个人的遭遇,感到悲观失望。冯和孙不但在遭受吴佩孚的排挤方面有共同点,而且又是志同道合的好友。他们交换了倒直的意见,在南苑一草亭密商了反直的协议,历史上称为“草亭协议”。

  冯与孙准备共同起兵反直,并决定由孙岳与胡景翼联系。

  前面交待过,胡景翼原是同盟会会员,且相应孙文号召,组建国民革命军,后来因为粮草不济,而被迫接受冯玉祥改编。

  在在冯玉祥督陕时,胡景翼与冯建立友谊。胡是陕军第1师师长,部队驻防于彰德、顺德一带,吴佩孚排挤胡,令胡部南下攻广东。

  胡素有革命思想,且与杨兴早已经有密约,不愿对南方作战,迟迟不开拔,引起吴的不满。胡部不仅在饷项给养方面受到刁难,而且迟早有被吴消灭的危险,他不得不密谋准备武装行动。恰巧孙岳来与他面谈,胡大喜,遂派部属高级将领岳维峻去京见冯,表示绝对服从冯的命令。数日后,胡景翼借口到北京就医,亲自与冯密谈,表示与冯玉祥合作的决心。至此,冯、胡、孙三角同盟形成。

  冯玉祥的指挥部到达古北口时,张作霖的代表马炳南又来见冯玉祥,递交了张作霖的信:“只要推翻曹、吴,奉方的目的即达到,决不再向关内进兵。”冯玉祥同马炳南约定,如果两军相遇,均应向天空鸣枪。

  冯玉祥从古北进抵滦平后,派刘治洲等人到通州与胡景翼秘密联系,要胡暂缓开拔,并商讨班师日期。刘治州又与段祺瑞接洽合作办法,段说已同山西的阎锡山、山东的郑士琦接洽妥当,届时定能采取一致行动。

  吴佩孚又加派副总司令王承斌督促冯部向赤峰前进。王承斌原是23师师长,善于打仗,但吴佩孚认为他是奉天人,总怀疑他与张作霖有联系,处处防备他,先是撤掉了23师师长职务,但因王是亲曹锟派,后来虽任命为讨逆军副总司令,并没有实权。

  冯玉祥知道王承斌对吴佩孚心怀怨恨,故将倒直的计划告诉了他。王承斌表示同情,但既不参与冯玉祥的行动,又不向吴佩孚告密。

  张作霖因与冯有协议,即将进攻赤峰方面的兵力抽出大部移到山海关方面作战,从而加重了对吴佩孚亲自统率的直军第一军的压力,吴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