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苏俄军火坑您没有商量_爱国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联的1937式82毫米和107毫米迫击炮、1938式120毫米迫

  击炮,都提供给中国,并用在了朝鲜战场上。此前中国可以生产60毫米和82

  毫米迫击炮,太原阎锡山的兵工厂还生产过一种迫击炮,叫150毫米臼炮。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大量使用国产的82毫米迫击炮和炮弹。苏联于1

  952年把82毫米、107毫米、120毫米迫击**纸提供给中国,107

  毫米迫击炮是可分解用骡马驮载的山地迫击炮,中国只生产了一部分。制式化时

  期,82毫米迫击炮为营属迫击炮,120毫米迫击炮为师属炮团、团属炮营火

  炮。中国按苏联的标准,1953年仿制出82毫米迫击炮,1955年仿制出

  120毫米迫击炮。1955年1月苏联把1943年式160毫米迫击**纸

  转让给中国,中国1956年仿制成功。但160毫米迫击炮笨重,射程不够远。

  60年代后,中国自主研制开发,除生产出新型120毫米迫击炮外,还研制出

  性能更好的100毫米迫击炮。

  沙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就能生产122毫米、152毫米、203毫米、

  305毫米榴弹炮。十月革命后改进,生产出1937式加农榴弹炮,1938

  式122毫米榴弹炮,1943式152毫米榴弹炮。1951年10月徐向前

  在莫斯科谈判时,苏联答应提供152毫米(6寸)口径榴弹炮以下的苏式枪******纸。中国于1954年生产出仿苏122毫米榴弹炮,1956年仿制出15

  2毫米榴弹炮。但苏联没有提供给中国加农榴弹**纸,中国在1966年自主

  研制出了152毫米加农榴弹炮。

  苏联提供的第一批高射**纸,除单管37毫米炮外,还有85毫米、76。

  2毫米高射炮,构成高、中、低对空火力层次。但在朝鲜战场,野战85毫米高

  射炮和76。2毫米高射炮因人工操作,特别是人工标定爆炸引信,延误时间,

  又不准确,故而打下的敌机少,只是对敌机构成威胁。由于敌机飞行员每次飞行

  都在航图上作出中国高射炮火力配置的标记,志愿军便采取游击方式,经常转移

  高炮阵地,使敌飞行员以为到处都有高炮,出航时顾忌颇多。

  对用于城防的85毫米高射炮,苏联研制出计算机自动指挥系统,可使数门

  高射炮同步联动,自动测定方位角、高低角,标定爆炸引信,指挥员只需按电钮

  发射。1954年6月,苏联主动向中国提供这种新型85毫米高射**纸,1

  954年12月又出售给中国С19型100毫米高射炮48门,装备了2个团。

  1955年4月,苏联还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