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5章 误判_万历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有金矿、银山,照样能发大财。”

  话题再次奇怪的回到了“发财”这个点上,两位天使很快谈兴寥寥,船长室内陷入了静默。恰在此时,谢三谋的声音传来:“两位大人,马尼拉湾到了。”

  如果说大吕宋像是一块摔碎的玉佩,马尼拉湾的形状则像一个朝北的汤匙头。大明封船船队进入马尼拉湾前,大方向是向南,借着季风。进入马尼拉湾喇叭口之后,大方向折而向北,船速一下子降了下来。

  那喇叭口两侧都有马尼拉当局的瞭望台。见封船舰队浩浩荡荡进入马尼拉湾内海,急派快船回去报信。同时,岸边码头处一艘快船张帆驶出,迎着封船舰队而来。

  此番封船出使琉球,仅两昼夜航程,因此并未带补给舰;从琉球至吕宋,也仅三昼夜航程,因此所有护卫封船的都是军舰。

  因此来并无敌意,封船在四艘船中打头,其他军舰均为伏波级,两艘防护在两翼,一艘在后。

  见对面快船迎着封船,站在封船指挥台上的舰队指挥戚祚国急打旗语,右侧军舰山东号加速前出,挡在封船之前——此也是应有之意,虽然封船战斗力最为强悍,但钦使和指挥都在此船,不能使其直面来船。

  山东号前出,船艏直对来船,并未以侧舷斜对之表露敌意——船艏炮衣并未解开,侧舷炮窗也未放下。

  但初次与外国海军打交道的戚祚国忽视了一点:以侧舷为主要火力输出的海战法并未经实战,更非此时海战主流。西班牙海军的主要作战方式仍是撞角攻击加跳帮作战,火炮并非主力兵器,因此表露本方并无敌意的方式仍是公元九世纪《罗德法》流传下来的规则:向来船的右侧方行驶,即船头指向来船人员的左手边。

  更加无语的是,山东号瞭望台上的旗语兵仍按照国内演习的路数,向对方舞动旗帜,打出了一串旗语——这玩意在原时空七十多年后才被法国人“发明”,现如今西班牙人海上通讯除非提前约定简单的旗帜暗号,其他基本靠吼的。

  而中国早有旗语,《孙子兵法.军政篇》:“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中国古人从军第一堂课基本上不是队列,全是金鼓旗帜教学——不识金鼓旗帜没法进行训练。

  而自《南京日报》发表注音法以后,所有汉字全部可用63个声、韵母来表达,因此大明海上的旗语已经进化到可以表达非常完整准确的意思,极大的强化了舰队指挥能力和互相配合的水平。

  可惜伏波舰上旗语兵一阵抽风式的舞动,全是俏媚眼做给瞎子看了。对面的船见大明来船并无向本方左侧避让之意,断定其必有敌意。

  后世历史学家曾反复研究西班牙这艘船开第一炮的动机——出于指挥者的傲慢还是炮手的紧张已经无法考证。

  反正当时的戚祚国先看见对方船上冒出一股白烟,紧接着就听到一声如雷鸣般的爆响,一枚黑色的铁球带着奇怪的哨音,落在的山东号前面的海里。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