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一章 观海_大汉在逃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大汉的征西将军,在自己的墓碑上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便了无遗憾了。征西将军朕可以给他,万户侯朕也可以给他,就看他自己如何抉择了,如果非要顽抗到底,那这条死路,也由得他走便是了。”

  建安四年,朝廷以太尉朱儁持节,接收益州、荆州、扬州豫章郡。

  等益州和荆州的水军到了淮南,吕布毫不犹豫地就投降了,作为回报,吕布获得了万户侯(县侯级)的爵位和九卿的虚衔,实现了少年时的梦想,从一郡小吏到位列九卿,吕某人靠的不是别的,靠的就是义父和亲家的人头。

  孙策本来还打算观望一下,但是环顾四周,东面是大海,北面是刘备、西面是刘繇、西北面是吕布,周围已经全是朝廷的地盘,便也没了挣扎的能力和心情。

  苦守徐州数年的刘备,也终于迎来了迟到的援兵和物资。

  刘备很开心,甚至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或者说,世事本就是如此,所有的野心家都是因为乱世愈演愈烈,被自己的内心以及捆绑的利益集团推动着一步步上位的。

  而随着被吊起来当靶子的两个国贼,袁绍和袁术的授首,轰动天下的二袁之争以一种吊诡的方式迎来了自身的终局。

  于是,在中原的兖州曹操和青州袁谭,成为了大汉十三州里仅存的两个不接受朝廷统治的势力。

  按照刘弋的指示,朱儁并没有忙着调动兵马对中原动手,而是暂时留在襄阳坐镇,让朝廷的行政力量接收益州、荆州、扬州的地方行政。

  建安四年四月二十九日,刘弋率军一路屠灭乌桓、高句丽,吓得面临朝廷犀利兵锋的辽东公孙氏,表示愿意彻底接受朝廷统治。

  且说,班师还军经过辽西走廊。

  夜半兴起,刘弋想亲眼看看海边的日出,喊来王越、胡车儿,让他们去寻法正、杨修、王粲、司马芝等近侍。

  也不管人家睡没睡醒,强行让人来了一次“怀民亦未寝”。

  众人骑马出营,向海边缓行而去。

  天尚未亮,甚至于,连一点晨光都无,残月被笼罩在白灰相间的云层里,只透过偶尔的几瞥,月光才能降临到人间。

  一处名叫“碣石”的海边小山上,一群耐得住寒的野鸟,或是海鸟,“扑棱棱”地被惊起。

  “哈~”

  刘弋呼出一口气,顿时在冷空气中化成了白雾。

  见天子亦是困倦不堪,却非要拉着自己等几人来看日出,杨修半是无奈,半是着实困了,亦是随着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德祖且回头看?”

  “什么?”

  杨修随着法正手指的方向,扭头看向海平面,哈欠卡在半道,却是让他难受的眯起了眼睛。

  然而...什么都没看到。

  杨修幽怨地看了法正一眼,想打哈欠却是无论如何都打不上来了。

  王粲则和司马芝在一旁悄悄地说话,似是想为此情此景赋诗一首,一时半会儿却想不出佳作来。

  王越和胡车儿兴致勃勃地蹲在地上一起看山头的虫子搬家,老王是幽州人,见惯了大海,至于胡车儿,只是新鲜了一阵子便被虫子把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刘弋看着几人,嘴角不经意间勾起了一抹笑意。

  一轮红日,悄然越出海平面,霎时间霞光万丈。

  众人看着海面上太阳刺破黑暗的壮丽情景,不由得个个痴了,一时间连胡车儿都忘了看虫子。

  山下有羽林郎飞驰而来,上山递给刘弋一卷帛书。

  众人都无暇顾及,刘弋拆开默默看了,司马芝方才投来探寻的目光。

  “曹孟德降了。”

  法正微微一怔,想要说什么,却被刘弋止住了。

  刘弋只说道:“老王,朕...我想写一首诗,烦请你这位剑圣帮我刻石头上,中不?”

  “中!”

  老王痛快地拔出了腰间宝剑,毫不迟疑,亦如当年在南坞那般。

  “建安四年四月二十九日,犁庭扫穴,尽灭乌桓、高句丽,还军至此,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红日初升,朝阳在望。闻始皇于此求仙,心有所感,赋诗存念。”

  “寒风立马求仙台,

  混沌龙蛇最可哀。

  四百年来谁说史,

  大地山河跨海来。

  男儿只手擎天问,

  生民何辜秦何在?

  睥睨横剑吞八荒,

  吾有倚天壮雄才!”

  (全书完)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