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82章 好与坏_美利坚名利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06年,高盛公司高管来到雅典,向希腊央行以及财政部的官员们推销一种最热门的理财产品,名字叫“次级债券”,表示这玩意不仅收益率高,而且有美利坚的房产作为抵押物,非常安全可靠。

  于是希腊官员如获至宝,不仅掏空家当还通过高盛向华尔街又借了几十亿美元,揽下了近百亿美元的美利坚次级债券。

  就这样在高盛公司的“帮助”下,之后两三年,希腊的投资因爲CDS债券的火爆,讓他们的财政報表越来越好看起来,于是又不断的追借钱追加投资。

  至于希腊人民,接着奏乐接着舞,继续开始了高福利的幸福生活。

  但好景不长,在去年的时候,美利坚次贷危机爆发,希腊手里的次级债券变成一堆废纸,只能继续向华尔街借钱。

  这个时候,华尔街本来就已经水深火热了,美利坚的金融系统陷入流动性枯竭,哪有钱再借给他们呢?

  甚至以高盛公司为首的债权人还希望希腊政府还钱来渡过难关呢。这个时候,希腊政府欠华尔街的钱连本带息已经数百亿美元了。

  到了6月5日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的时候,希腊债务占GDP之比高达%,达到了IMF在2002年出台的“国家破产”标准,即一个国家对外資产小于对外负债,也就是达到资不抵债的状况;或一国主权债务大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状况。

  这个时候希腊政府第一次向欧盟提出了援助请求,但最终被驳回,原因就是欧盟受限于两个法律条款

  一是欧盟宪法禁止在没有危及欧元存亡的时候,欧洲央行向成员国伸出援手。

  二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禁止欧盟使用财政政策帮助其成员国消除赤字。

  而随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的不断扩大,他们国内的外资流失严重,更造成了恶性循环,到了六月底的时候,希腊债务占GDP之比来到了%!

  他们的财务状况恶化之快远远超出了欧盟的想象,欧盟确认了一个事实,这个时候如果他们再不出手,那么希腊的结局只有破产,并且造成社会崩溃,这对于欧元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