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9章 邻居家的八卦_顾玖谢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道喜宝他娘能不能治的了老虔婆。

  一抬眼看到墙上并排趴着三个小人儿,维持一模一样的姿势。

  谢三有疑惑的直起身子,“小姑姑,你听什么呢,啥都听不清啊?”

  顾玖:“吭吭,那个,我听听喜宝还哭不,不哭了说明病就好了。”

  谢三有眨巴着眼睛,“可是,喜宝就在这里啊?”

  顾玖回头一看,沈喜宝被傅蓉娘牵着,就静静站在后面。

  顾玖:“那啥,我还有事情没做,先走了。”

  ……

  中午的时候,高氏和徐氏就买了人回来,却是一家四口,一对夫妻,带着他们的老娘和一个儿子。

  因为饥荒,从梧州逃难来的,到了宣州后,小儿子病了一场,没钱治病,只好自卖自身,用卖身钱给小儿子治病,病没治好,人也没了。

  高氏见这家人可怜,人看起来也本分,不忍他们一家分离,就花了二十两银子给全买回来了。

  这一家男人叫周成,女人刚好娘家也姓周,大儿子周大春,今年十六了,老婆子就称呼为周婆子。

  这会儿快到中午了,高氏和徐氏让周成带着两个儿子在倒座收拾住处,直接带着周婆子和周氏婆媳俩去厨房,准备午饭。

  ……

  谢湛急着安排几个孩子入学的事,谢六郎毕竟威信不足,很难把几个孩子降服,在家读书就是耽误时间。

  那天在茶楼,于先生给谢湛介绍了一家书院。

  这家书院名本末书院,位于南北主街靠北的位置,是几位屡试进士科不第的老先生创办的。

  本末书院招收六岁以上的孩童,以及没能力进入州学的学子,划分严格,有蒙学部、小学部(别误会,这不是一个现代词,小学指学习内容以文字学为主,唐朝时期就已经有了)、大学部(古代研究学习高深知识的机构)。

  于先生称本末书院是宣州私立书院中最好的一个,主要是各年龄阶段都有,特别适合一家好几个年龄段的。

  谢湛就去看了看,问问招生上有什么要求,如果能谈妥,就尽早送几个孩子来读书,也免得在家里淘气,虚度光阴。

  看过之后,谢湛还是比较满意的。

  本末书院规矩严苛,所有学子必须在书院住宿,每十天内有一天的假期。

  但人家也不是什么人都收,还要经过考试,通过才收。

  谢湛返回,打算回去让几个小崽子赶紧临阵磨磨枪。

  次日,就带三个孩子和谢六郎一起去考试。

  本末书院招收的学生,年龄阶段跨度较大,倒是省去了不少功夫,谢六郎一起去的话,在书院也能照顾侄子们。

  张氏、孙氏还在五里坪忙着,孩子们都交给了家里人。高氏和徐氏都不放心谢湛一人带几个孩子去考试,想一起跟着去。

  顾玖好奇心重,也要去看看这时代的考试是什么样的,也想跟去看看。

  但谢湛说书院不让家长进去,只能孩子们自己去考,在大门外等和在家里等是一样的,大家才算了。

  由谢五郎充作马夫,和谢湛一起,带着谢六郎和三个侄子去考试。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