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8 渐渐显出下世的光景_那年198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完全属于农民自己的了。

  经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农民们实实在在品尝到了改开的好处。

  家里有余粮了,养的猪卖掉的钱也是自己的了,还有地里种点经济作物,卖的钱也是完全自主。

  于是农民们在吃饱穿暖以后,渐渐富裕起来。

  这种只要交公粮,其他税费全免的日子,一直持续到85年。

  从去年,也就是86年开始,提留和统筹又重新恢复。

  这回,这些费用就不再是集体替你跟上边结算了,而是完完全全变成了一家一户的事情。

  也就是说,同样是那样种地,却突然多出了这么多需要上交的费用,老农民们有点不能承受之重。

  对于那些还能做点小买卖一类的人家来说,倒也不觉得很沉重。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死趴趴只知道种地的农户来说,按人份交钱,就感觉太沉重了。

  从那开始,老农民们常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庄户人就是种点地打点粮食,上哪淘腾钱啊?”

  是啊,农民只种地,也就是粮食多了,但是没有进钱的项目。

  农户一年到头,只能养一头猪,到年底卖掉,这是家里最大的进钱项。

  其他养两只鸡,三只鹅,四只鸭子,五个兔子,到时候卖掉,也就是够家里的油盐酱醋,以及给孩子做身衣服,交交学费什么的。

  要交提留和统筹,那就只能卖粮。

  而像有的余粮不多的农户,或者家庭困难的,可能就交不起这个费用。

  交不起,也就只能欠着。

  这才刚刚过去一年的功夫,上边就已经派了工作组,来清理“历年欠款”。

  哪有历年啊,只不过才两年没交而已。

  而且像热闹家这种情况,大仓觉得应该特事特办,村里应该向镇上申请,给他家免掉这些费用。

  现在听鹅拧说的那一幕,看来村里不但没给他们家办,而且还在帮着催要欠款。

  正如鹅拧所说,再这样下去,别说催要欠款,就是不要提留和统筹,热闹一家也快要全家上吊了。

  帮他肯定是要帮的,而且再也不能拖了。

  但是村里不作为这一块儿,大仓相当不满。

  尤其不满秉海村长。

  觉得这事都是他的责任。

  热闹家的日子过成什么样儿了,你又不是看不到,为什么不给他家想想办法?

  大仓让鹅拧别急,到底如何帮助热闹家,让他这几天想想办法。

  并让鹅拧先去热闹家看看,再给点钱,千万别再咱们在这里想办法帮他,还没实施的,他们一家先上吊了。

  大仓自己呢,又去了村委。

  他要找秉海叔,让他把热闹一家的情况跟自己说道说道。

  毕竟在其位就要谋其职,占着茅坑不拉屎可不行。

  他昨天晚上回来的,车现在还在村委停着。

  到了村委,刚进院子,就听到办公室里面吵吵嚷嚷的,声音有点嘈杂。

  里面还有怒吼的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