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2章 给狄德罗和伏尔泰的信_我彼得三世,鹅国六边形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掏腰包来出版《百科全书》比起来,伏尔泰是不缺钱的。

  伏尔泰的经历也很复杂,他先后两次被囚禁在巴士底狱,那里关的大部分都是政治犯和引导渔轮的人。

  伏尔泰出来后背井离乡前往英国,又从英国到了普鲁士,在腓特烈的王宫里度过了一段时间,但后来和腓特烈决裂了,他又回到法国和路易十五以及蓬帕杜夫人维持了一段时冷时热的关系,随后就决定潜心研究。

  后来伏尔泰搬到了日内瓦,但在这里却遭到了鱼池之殃。

  因为狄德罗主导编纂的《百科全书》,有一篇文章是论述日内瓦的,文中描述日内瓦的加尔文神父抛弃了基督教的神性本质,而日内瓦掌权的正是贵族出身的加尔文教徒组成的议会。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让·勒朗·达朗贝尔,对百科全书的编纂伏尔泰给狄德罗写信是明确支持的,再加上他就是法国人,加上他的巨大影响力,日内瓦人普遍认为作者是受到了伏尔泰的启发。

  于是议会就三天两头攻击伏尔泰,伏尔泰靠着著书立说早就赚了很多钱,他干脆搬离了日内瓦的别墅,现在迁居到了费尔梅。

  费尔梅虽然在法国,但离日内瓦只有三英里的距离,离巴黎和凡尔赛宫是300里,路易十五明令禁止伏尔泰返回巴黎,如果路易十五派人来骚扰,伏尔泰一个小时就能赶到日内瓦。

  而且伏尔泰现在的出版商也在日内瓦。

  结合前世的了解,彼得立即看出了,伏尔泰选这个地方绝不是为了养老。

  因为费尔梅这个小镇刚好坐落在贯通瑞士,连接北欧和南欧的大路上,从地理位置上看是在欧洲的心脏地带,欧洲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在这条路上来来往往,访客无数。

  伏尔泰是把这里当成了指挥部,对异己的意见作出抨击。

  伊万诺维奇呈上来的情报除了对这些的描述,还记载了一件伏尔泰的趣事。

  那就是伏尔泰和他守寡的外甥女丹尼斯夫人。

  丹尼斯是伏尔泰位于费尔梅城堡的女主人,也是伏尔泰卧房里的伴侣。

  伏尔泰毫不避讳丹尼斯成了他的情妇,令彼得感到汗颜的是,伊万诺维奇连伏尔泰对外甥女的赞颂都写进去了,内容是这样的:

  “我去巴黎只是为了你……同时,在你圆润的……,你的整个身心留下我千百次热吻,你的一切让我一次次…,让我纵情于喜悦的激流中。”

  干咳一声,彼得看了伊万诺维奇一眼,伊万诺维奇毫无表情,就仿佛没有感情一样。

  彼得不得不感叹,文豪就是不一样,哪像他虽然是帝王,但只要涉及伦理,他都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随后彼得开始奋笔疾书,和给狄德罗写的信不一样,伏尔泰不缺钱,但他的著作同样是有赖于出版商,建立知识产权是两人共同的利益,而且来自俄罗斯帝王的友谊相信伏尔泰也不会直接拒绝。

  写完后彼得将两封信交给伊万诺维奇道:

  “把信呈给狄德罗时,狄德罗如果问起,你就让人告诉他,如果承蒙他不弃,请为知识产权发声。”

  至于伏尔泰,他直接在信中写了,这个敢和路易十五对着干的老头如果愿意帮他,肯定会直接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的。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