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14章关于做媒_重生七零:媳妇是吃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阴阳怪气的,听着我就来气。”余安邦道。

  周小满就安抚他:“咱们不管那么多,还是按照先前说好的,先看各家捐多少,合计之后,咱们按照修路要花的钱,把剩下的补齐,也算是为家乡做好事了。”

  “行吧,就这么办。”

  第二天,周小满吃了早饭,就去了公房。

  如今的公房,早就没有记工分的那些板子了。又添了几张桌子,改成了会议室。平时队上有什么大事要商量,都是在这里举行。

  周小满到的时候,余有粮与队上的几个干部都已经到了。

  见到她来,大家都笑着与她打招呼。

  周小满就在余有粮旁边的位置坐下来,与众人闲聊。

  丁会计就趁机问起了周小满今年高考的事。

  她家有个孙子今年高三。

  周小满与她聊了一阵,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推荐了几本辅导书,并承诺,到时候邮寄回来。

  两个女人聊得火热,陆陆续续又有人进来了。

  两人聊天变成了多人聊天。话题的中心主题,依旧是孩子的学习。

  如今乡下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依旧不高,可白河生产队与别的生产队比起来,已经算是相当重视了。

  毕竟,有周小满这个例子在。

  高考考得好,上了大学,毕业直接留在城里当老师,风光又体面,赚得还比一般人多,没见余秀莲走路都带风吗。

  知识改变命运。这话一点都不假。

  半个小时后,小小的公房已经挤满了人。

  周小满打开账本,开始记账。

  自从大包干之后,白河生产队的生活水平已经大大提高了。

  队上家里条件好的,能出个两三百,条件差一点的,十几二十块的都有。

  大半天过去,整个生产队几十户人家,都来得差不多了。

  也有没出钱的。

  比如彭寡妇家,压根就没人露面。

  有人忍不住就嘲笑起彭寡妇,说她就会耍嘴皮子,关键时刻一毛不拔。

  也有人说他们家不容易之类的。

  更有人明嘲暗讽,说某些人家家里出的少,脸皮厚之类的。

  现场乱糟糟一片。

  有两个社员,甚至当场争起来,差点动了手。

  最后,还是妇女主任出来打的圆场。

  周小满没理那些人,她大概统计了一番,算了总数,心里已经有了底。

  他们家,怎么着也得补个千把两千块。

  对如今的他们家来说,倒也算不得什么。

  只是,她如今手里没这么多现金,得去信用社取钱。

  要到下午去了。

  周小满低声将自己的打算说了,队上几个干部闻言,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尤其是余有粮,看着周小满欲言又止。

  丁会计更是道:“要不要商量安邦,你婆婆公公知道不?”

  她怕是周小满一时头脑发热,自作主张,到时候回家没法交差。

  周小满知道她的好意,笑着道:“都晓得。都说要想富,先修路。这是大事,我们家也算积点功德。”

  “不愧是大学生,思想觉悟就是高。看队上的那些人还乱嚼舌根不。”王出纳朝周小满竖起了大拇指。

  刚刚许多人拿了钱出来还不走,就是想看看,队上的大户周小满家能出多少钱。

  可惜,周小满与几个干部一直在算账,眼看着又快到中午了,那些人赶着回家做饭,才不情不愿走了。

  其余几个干部也跟着夸周小满手面大,是个做大事的。

  一顶顶高帽子盖下来,周小满没有半点虚荣,只觉得哭笑不得。

  “到时候,咱们队也会刻碑吗?”她问。

  这也是乡下的惯例。

  但凡捐钱修桥修路,在工程结束之后,都会立个碑,在碑上写明捐钱的名字与金额。

  “那当然要。尤其你们家捐这么大一笔钱。”丁会计当场就表态,“到时候,我让刻字师傅把你们家安邦的名字写在最前面,还要写大一些,一眼就看得到的那种。”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