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四零章 求同存异_重生寡头1991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去与先生交往的过程中,一些专门负责这方面事务的同志犯了左的错误,他们在制定决策地过程中。过多的考虑了自我利益的实现,而忽视了远东所面临地重重困难问题,并由此为先生平添了诸多烦恼。针对这一点错误,今天这场会议,上级组织才会专门安排我们几个人出面与先生洽商,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对远东问题更为了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给先生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对方这一席话,令郭守云感觉颇为意外。不过不消几秒钟,他便想到了更多的问题。看得出来,过去北京政治上层存在的几个势力已经彻底分出胜负了,而在这其中,主张在对远东交往问题上采取更加务实方针的一方成为了胜利者,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有了今天这样一场会晤的出现。

  什么叫做“务实”?在郭守云看来,务实的一个最大特点,就在于求同存异。在相互理解地基础上求的深入合作。而在过去几年的时间里。北京在对待远东的问题上,一直存在一个认识上的偏差。那就是这边从未将郭氏集团看成是存在平等合作基础的一大势力方,也正是因为如此,北京总是希望告诉哈巴罗夫斯克,他们需要什么,他们想怎么样,远东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反过来呢,他们却从未考虑过远东所面临的困难以及郭守云心里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北京与哈巴罗夫斯克的交往出现过数度地反复,可这种指导性的策略思想,却从未发生过根本性的变化。

  现如今,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远东共和国的成立及其发展,同时呢,再加上国内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上层领导团队的更迭,一种更加深入的思想变革大潮出现了,基于此,北京在对待哈巴罗夫斯克的态度上,也产生了最深刻地变化。简单地说,那就是北京终于意识到,郭守云虽然是一个中国人,可他已经不是单纯用“中国人”这个概念便能有效约束住的了,与全世界大多数华人一样,他们可以在一些问题上倾向于中华民族这个广义地概念,却无法将自己的全部利益都捆绑在概念身上,而要同这些人打交道,首先要讲究的一点就是平等互利。

  “呵呵。郑先生太客气了。”等了几年才最后听到能让自己真正感兴趣地一番话。郭守云地心里却没有感觉到太多地激动。也许对他来说。现在需要地并不是激动。而是更多地冷静。“我这个人是很现实地。过去地事情在我眼里。始终就是过去了。对于一个人来说。眼睛毕竟是要盯着未来地。所以说。类似这些道歉地话。咱们今天也没有必要多说了。嗯。在这里。我希望请几位先生回复中央地领导同志。就说远东在没有郭氏集团出现地时候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