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五章 花小钱办大事_穿越明末当土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莫不是那个“迂”御史?周皇后终于有了点印象。就在大半年之前,皇帝有一次下朝回来,向她感叹刚提拔的都御史胆子真大,竟胆敢触动官场的潜规则,公然参劾吏部腐败!吏部官员在京察铨选中私受贿赂,明码标价其实是尽人皆知之事,并非什么新鲜题目,崇祯皇帝以前在潜邸中也有所耳闻。这乃是沿革多年的官场陋习了,他当时也并未深思有何不妥,甚至还引为奇闻轶事,即便与周皇后偶有提及,也是当成笑话来说。

  不过当时朱由检还不是皇帝,只是个在魏忠贤淫威之下装疯卖傻的闲散王爷,加上年纪也轻(崇祯即位时才17岁),浑没细思其中的弊病,左右这副家当是他哥哥朱由校的,将来是他侄儿的,他只要安安稳稳地等着就藩之国,安享富贵就好,作为皇上唯一的亲弟弟,在中原一带分封一块膏腴之地还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也,他如今当了皇帝,成为了这万里江山,亿兆民众的共主。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他坐上了龙椅,思考问题的出发点自然又是不同。他现在发现这种卖官鬻爵的行为是在挖自己的墙角,突然变得分外令人难以容忍。也许是体会到了自己的心思,杨鹤那日在朝堂上公然抨击当今吏治腐败,听了他痛心疾首的参劾,崇祯这才知道,卖官鬻爵现象的严zhòng程dù已超过了自己的想象,竟成了一门成熟的体系和生意。

  “呵呵。督抚六千两,道府三千两,州县佐贰各有定价,还当真是明码实价,童叟无欺啊!不是杨鹤,朕还不知道这些狗奴才竟这么能捞钱!”周皇后还清楚地记得皇帝当时气愤的语气,不过她知道,皇帝并不是气愤卖官鬻爵这件事本身,而是气愤这笔钱没有落入自家口袋,就算是卖。也应该由皇家来卖嘛。这些狗奴才,竟敢拿朝廷名器来给自家私囊捞好处,当真该死!

  崇祯皇帝的性格周皇后再是熟悉不过,说得好听是节俭。说得不好听是悭吝。平时穿的龙袍都是天启留下的旧衣。左右哥俩个头差不多,倒也颇为合身,而每餐的饭菜更是不过两荤两素而已。因此当他听到这许多白花花的银子竟没自己什么事。反应可想而知,那就跟被人偷盗了一大笔钱般生气!

  不过官场的潜规则要是那么好打破那也就不成其为潜规则了,即使是皇帝也不是事事都能随心所欲的。对杨鹤的抨击,吏部的大小官儿自然是矢口否认,朝堂上顿时吵囔混乱成了一锅粥。关键这种事也没什么证据,这年头可没有什么录音和摄像,即便大家再怎么心知肚明,但真要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还真有些难为。再加上朝中大佬有心掣肘,拉偏架,打太极,到头来自然还是一笔烂账。

  杨鹤也是老混官场的了,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