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7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_二分之一剧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非曾经看过评论区的提点,温晏然觉得自己还得错过不少重要内容。

  不过温晏然又发现了另一个问题,虽然自己手上攒齐了不少有用的将领,不过她现在,到底还能跟谁开战?

  温晏然思忖片刻,觉得也不是问题——耐心一点,只要继续胡作非为下去,敌人总会有的。

  阎氏之乱后,北地的许多问题便被摆在了明面上。

  当地豪强大族与边营将领互相勾连,才导致阎氏部将一路畅通无阻地跑到了前营附近,若非前营中自师诸和以下,将士都忠心耿耿,为朝廷效力,合力将叛贼拒于城外,说不得便会有人“开门以迎王师”了。

  温晏然派了刑部、御史大夫宋文述以及大理寺卿陶素协理北地叛乱之案——陶素虽然也姓陶,跟车骑将军陶驾却并非出自一族。

  北地官吏有种黑云压城的窒息感。

  昔日皇帝声色不动时,就已经让他们惶惶不可终日,如今终于要开始下手,简直令人肝胆俱丧。

  譬如那些阎氏族人,虽然在战场上便被诛灭,朝廷也没忘记事后清算,他们当时固然为自己带兵跑来前营之事找了借口,然而这些理由显然不足以糊弄朝中老臣,一番调查后,许多官吏都被套上枷锁,捉拿入京,导致北地那边一时间出现了大量的岗位缺口。

  温晏然手下忠心的大臣已经不少,此刻看着吏部报上来的缺岗名单,却依旧有人才不够用的感觉。

  吏部侍郎过来请示:“陛下,北地缺员极多,是否依照东地旧例,开擢才试?”

  温晏然微微一笑:“自然要开。”又道,“各地官学已立,正好验收成效。”

  官学是昭明二年初开始设立的,如今都到了昭明五年初,皇帝想要看看成果,也不足为奇。

  吏部侍郎更是清晰地体会到了天子话中的深意。

  当时天子为了安定东地,虽然没有额外加恩当地士族,却允许那些豪强大族家的儿女参加擢才试,通过考核者可以出任地方官,以免他们因为邬堡被拆除而心生怨愤,倘若说这尚且算是打十棍子再给个甜枣的话,今日的皇帝,则愈发显露出她作为君主的严酷姿态来。

  羽翼丰满的皇帝非但不打算安抚北地,反而要让这些胆敢触犯她威严的叛贼付出血的代价。

  既然皇帝说了要验收官学的教育成果,就意味着此次考试完全依托在官学的基础之上。

  天子的态度很快传到了北地,许多人家也从中得到了一个讯号——中枢没有跟他们商谈的意愿,为家族考虑,哪怕是没牵涉到阎氏谋反之事的人家,也最好赶紧滑跪。

  如今官学虽然已经设立了不少年,但各地的进度并不相同,最成熟的当然是建州,其次是东地,然后分别是南地跟西地,至于北地,现在还只是个花架子而已。

  他们当初胆敢不配合皇帝行事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