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章 水军佥节制使_大明铁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场,体制内的经验何其丰富,一下就明白了对方的用意。这个凭空出现的铁山浦水军佥节制使,就是李倧的遮羞布,用名义上的君臣关系来掩饰自己在铁山的强势,以及插手釜山倭馆的贸易的行为,避免被人攻讦丧权辱国。

  对方的用意弄明白了,接下来就是自己是否接受这个“好意”了。

  陈雨心中权衡了一番,立刻就做了决定,接受这个官职。

  以大明卫所指挥同知、海防游击的身份同时接受朝鲜国君授予的官职,对自己并没有坏处,朝鲜君臣可以将这个官职作为遮羞布,自己同样可以利用这个官职名正言顺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披上一层朝鲜官军的皮,能避免许多来自官方和民间的阻力。参考对马藩宗氏向朝鲜国君称臣的做法,这样的选择可以达到两方双赢的目的。

  面子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实惠。朝鲜人要遮羞,陈雨可以闷声发大财。而且是否维持这种名义上的君臣关系,主动权在陈雨手中,只要实力扩张到了一定程度,随时可以反悔。

  “既然大王厚爱,那我就却之不恭了。”陈雨正色道,“臣铁山浦水军佥节制使陈雨,参见大王。”

  按照礼节,这时候应该下跪行礼,可是陈雨嘴上说得热闹,膝盖都没有弯一下。

  李倧也不敢让陈雨真的行礼,连忙扶住陈雨:“爱卿甲胄在身,不必多礼。”算是化解了自己的尴尬。

  李元翼在一旁说:“从三品以上的官职,须由吏曹将推荐名单交付廷议,然后提交大王批示,再发下告身、文书,陈将军就是本国西班(注1)的官员了。”

  陈雨忍不住想笑,负责拟定推荐名单的吏曹判书、负责组织廷议的领议政以及最后拍板的国君都在这里,他们三人定下的人事决定,谁还能推翻?再一本正经提出走流程,听上去非常滑稽。

  不过陈雨也明白,体制内的事情,该走的过场还是要走,游戏规则不能轻易破坏,心里笑话,可是面上却保持着严肃,正色道:“告身下发后,我就是大王的臣子了,之前的不敬,还请大王与领相、崔判书不要放在心上。”

  李倧连忙说:“都是误会,过去了就不必再提。”

  李元翼和崔鸣吉也“亲热”地说:“以后都是同朝为官,过去的事情就让他去吧,大家共同辅佐大王。”

  “哈哈……”双方笑逐颜开,仿佛之前兵戎相见的一幕从未发生过。

  一场大军入城的兵乱,就以这样奇葩的方式化解了,双方各怀心思,共同促成了这样的结果。

  三日后,国君李倧召集两班文武大臣,亲自欢送新鲜出炉的铁山浦水军佥节制使陈雨出城,返回铁山“驻地”。君主和两班大臣送行一个从三品的武官,这样隆重的场面,在朝鲜立国几百年来是从没有过的。

  经历过景福宫那一幕后,朝鲜君臣都十分忌惮陈雨,能够用这样的方法化解彼此的矛盾,并和平相处,让他们如释重负,送行时,所有人都是真心实意的,没人愿意陈雨再带着重兵滞留汉城。看着陈雨和麾下的大军消失在地平线上,所有人都长出了一口气。

  ————————————————————

  注1:朝鲜的“两班”一词指上朝时,君王坐北向南,以君王为中心,文官排列在东边,武官排列在西边,即“文武两班”。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