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五百二十章 秦业:……唯本分二字而已。_红楼之挽天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直接寻许庐,一寻反而弄巧成拙,说不得没有举荐不说,还有可能被狙击。

  至于第三个人,更是可遇不可谋,甚至都不好去寻人问,否则也有挟恩图报的嫌疑。

  那就是工部尚书赵翼。

  如果这位曾经的阁臣讲究一些,应该会有所表示。

  在工部整顿部务,不会注意不到硕果仅存的营缮司郎中,至于都水清吏司郎中,其人是潘秉义的亲信,虽未涉皇陵贪腐桉中,但难保不会在其他事上贪腐,想来不久之后就会被清理。

  另外就是天子,只要自家岳丈进入廷推名单,为天子所见,一定来问自己意见,只要问了他,基本就十拿九稳。

  施杰点了点头,叹道:“如是阁老在神京就好了,由他举荐,此事十拿九稳。”

  当然,他举荐也行,只能尽力为之,这同时也是楚党介入工部人事的机会。

  不管如何,经过京营整军一事,他所在的楚党和眼前这位少年勋贵已是事实上的盟友。

  甚至他的军机大臣之位,也是因其向圣上建言设军机处而得。

  其实这就是陈汉的政治格局,楚党与贾珩眼下就是半结盟的关系,只是因为时间尚短,未经过边关战事的配合和洗礼,再加上贾珩帝党的独立性,还没有到亲密无间的地步。

  贾珩道:“李阁老现在应到了北平,不过关山重重,于神京人事也鞭长莫及。”

  施杰眉头紧皱,忧心忡忡道:“也不知北平那边儿如何,唐宽、吴尧等北平将门,于蓟镇扎根多年,阁老只身前往……”

  唐宽是蓟镇总兵,吴尧则是山海关总兵,两位总兵,尤以唐宽拥兵最多,并事实上节制着山海关,二人都与杨国昌的齐党有着千丝万联的关系。

  贾珩沉吟片刻,道:“估计军情急递应在这几日,阁老想要筹建帅司,统合北方兵力,首先会慑服北平将门,既有朝廷旨意在身,大势煌煌,应不是问题。”

  依他估计,李瓒到北平的第一件事儿,应该就是拿下唐宽,槛送京师。

  此事对旁人来说可能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决心,但对一位担任兵部尚书的阁臣而言,如果做不到,才让人怀疑其魄力。

  施杰道:“那就静待佳音了。”

  两人说了会儿边事,施杰又与秦业交谈几句,见天色稍晚,贾珩也就出言告辞,与秦业一同上了马车。

  马车车厢之中,秦业看着一旁面有思索的石青衫少年,迟疑了下,说道:“子玉。”

  贾珩抬眸看向自家老丈人,心头也有些好笑,情知是被施杰方才一番话说的心头起了疑虑,但又不好意思问着自己。

  想了想,说道:“岳丈放心,只要进入廷推名单,天子定会问我意见,那时举荐不避亲,其实除施杰外,还有旁人能够支持岳丈。”

  “还有人?”

  贾珩道:“岳丈大人在工部兢兢业业,克勤克俭,没有人是瞎子,如是以往也就罢了,现在工部因恭陵弊桉大小吏员清理一空,不让岳丈这本部之人升任,再从外间调人,也说不过去。”

  秦业闻言,思索了下,也觉得有理,心下稍定。

  秦业叹道:“其实当年刘部堂尚在时,颇有提携,但他后来于九年前过世了。”

  秦业从一小吏而为一司郎中,不可能一点儿政治资源没有,当初有一位姓刘的侍郎官,见秦业勤勉,就提拔到一司郎中。

  贾珩道:“那位刘部堂倒是一位正人,不知其可有子嗣尚在宦海沉浮?”

  如果可以,他试着照顾一下,也未尝不可,当然这等仕宦,诗书传家,或许有房师、同年照顾,说不得也不需他帮忙。

  “其有两子,长子仕途不顺,因疾致仕,回老家休养了,另有一子名为刘彦升,现在江南省藩司为右参议。”秦业叙道。

  贾珩记下这个名字,道:“有机会寻人问问。”

  右参议就是从四品,官职不高不低。

  翁婿二人说话间,返回宁国府,刚到大门,就听到仆人来报,韩珲已在花厅恭候了有一会儿。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