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六章:历史的小偏差_史上最强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广宁是防备明军的前沿重地,后方宁锦兵力也是不足,若广宁有失,将展战线拉到宁锦,很有可能出现多尔衮最不愿意看见的局面。

  那就是山海关方向明军和孔有德一部会合之后,很快会形成从两个方向直逼盛京的局面,到了那个时候,关外人心便势难收拾了。

  便是多尔衮,也没有想到这是明军的疲惫之计,因为如今结合各种消息来看,都像极了崇祯皇帝想要趁自己内乱而出关。

  将多铎调往自在州以后,多尔衮一旨令下,将硕塞由郡王晋升为承泽亲王,以其统率代善原领的正红旗,前往支援宁锦、广宁,抵御出关的明军。

  除了孔有德、黄得功这两面的明军之外,蔺养成在朵颜的一部明军,多尔衮已是无力去管,实际上,现在的他最重要的是稳住人心。

  在多尔衮看来,明军收复土地不算什么紧要之事,满洲战斗力依旧比明军要强,但是如今人心不齐,有想苟且偷安的,也有想退回老家的,没了原来的那种进取之心。

  更何况,多尔衮心里也知道,明军出关是不可能直接奔着盛京的,充其量也就是收复广宁之后再向宁远、锦州一带。

  这些地方与多尔衮真正的目的相比,都不值一提,就算用这些地方拖延住明军的脚步,自己整合八旗也在所不惜。

  称帝之后,多尔衮并不是意料之中的一家独大,还有除明军以外最大的敌人,那是被范文程护卫着跑到赫图阿拉的豪格。

  据说他也已经称汗建国,还将范文程封为学士,正以黄台吉之子的名义号召原两黄旗部众,还有那些尚忠于老奴酋的贵族们,兵力也不可小觑。

  如果不能在豪格成势之前将其摧毁,多尔衮将处在腹背受敌的境地,而且形势还将继续坏下去。

  蒙古诸部已经有一般都臣服了大明,朝鲜也分裂成两派,国内同样是动乱不休,而现在这个时候,多尔衮实在无法去管朝鲜国的事务。

  他也相信,以崇祯的性子同样不会去管,现在的多尔衮,一方面派兵牵制出关明军,一方面却是在集兵备战,打算一举拿下赫图阿拉,整合八旗。

  关外,朝阳县城。

  城头高高飘扬着清朝的黄龙大旗,守备在城头的也是穿着汉军甲胄的清兵,几个佐领在城头来回巡视。

  此时,崇祯皇帝任命的东江总兵黄蜚,正带着一队人马,悄没声的摸到了不远处的林子边,看着城头,颇有些意外。

  “他娘的,这是三座塔村,怎么像个府城似的?”

  “这村子怕比一些州城都要大,怎么会这样?”黄蜚身侧的一名军将嘀咕一句,前者同样在发呆,“这是什么村子?”

  “谁说不是呢,大帅,咱们还打么?”

  在这批孤军深入东江军战士们眼前的,正是清初版“阿里巴巴”曹家的发源地,朝阳县治内的三座塔村。

  听名字,很多人都以为这只是个“人畜无害”的小小村落,实际上,本来这是个小小的村子没错,可曹家发迹之后,这里很快变成人来人往的商业重地。

  因为曹家大发战争横财,发展的极其迅速,又是在关外起家,所以满清对这里逐渐重视,曹家也主动出银出人,帮着扩建城池。

  要说崇祯皇帝在关外打掉了范永斗等山有八大家是对鞑清的一次沉重打击,黄蜚将曹家连窝端,就是彻底击垮了鞑清那所谓的商业链。

  去年冬季,关外因为没有入寇抢掠到足够的物资来过冬,导致旗人和汉民全都损伤惨重,若没有曹家赔本帮衬,这个数字还要增加。

  打掉曹家,就相当于将满清在关内关外的物资来源彻底掐断,这是崇祯皇帝一直想却做不到的事,因为这三座塔村在关外,根本就是鞭长莫及啊!

  谁成想,黄蜚领着一支东江小分队摸了过来,这是历史的偏差,也是崇祯皇帝和多尔衮事先都没料到的。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