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7章 燧发枪失窃事件_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667燧发枪失窃事件

  【今天的章节奉上,求求收藏订阅了!!】

  崇祯十五年年七月下旬,辽东海州城,一支从关内山西而来的商队进入海州。

  明末年间,崇祯虽然下令,不许民间商人与北方的鞑子进行贸易,但朝廷的这项法令,并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

  此时,在民间,甚至一些朝廷官员里,都偷偷的在与关外的鞑子进行着贸易。

  关内的商人,将鞑子稀缺的盐、铁运送到关外,从鞑子手里换取毛皮和药材,运回关内后,这项毛皮和药材的价格要翻好几番。

  实在是这其中的利润太大了,大到民间那些商人不惜铤而走险,也要去关外和鞑子进行贸易。

  而他们出关,则买通了关卡官兵,贿赂北方卫所的朝廷官员,基本上所有朝廷北面的官员,对于这种情况,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其中,所有和鞑子进行贸易的大明商人当中,又以山西商人最多,这主要是他们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商人逐利,在明末这个时代的华夏,国家的概念,远没有家族的概念影响深远。

  每个人一出生,都要为家族崛起而奋斗。

  对于国家,他们依旧认为是老朱家的,是老朱家坐,还是鞑子来坐,他们认为都是一样的。

  山西商人面对和鞑子贸易,如此丰厚的回报,也不会去管他们是不是在相助于鞑子,至少和鞑子交易,能让他们家族获利颇丰。

  说实话,华夏的家族制,对于朝廷统治来说,是不利的,这也是为什么李子霄才自己的统治区,大力推行‘分家’政策,不允许大家族的存在。

  同时,在李子霄的统治区内,所有私塾教授孩童的思想,以爱国为首,忠君次之,大力宣扬华夏国家概念。

  海州,也是鞑子在辽东最大的商贸中心之一,基本上所有从关内来的商队,在越过长城出关后,都会前来海州与鞑子进行交易。

  而同样的,也正因为这个缘故,这里也是成为鞑子情报交易的中心。

  不管是鞑子自己派进关内的探子,所送回来的消息,还是鞑子委托一些商贾,从他们手里获取情报,全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而与此同时,海州城也是白龙军情报局关外分区的情报中心,活跃在海州的情报局探子,占据关外情报人员的五分之一。

  一支山西商队入城后,他们如往常一样,向早就和一些鞑子部众商议好的地点,完成交易。

  途中,他们会将一份包裹,偷偷的交给一家客栈的老板,这份包裹乃是他们从江北徐州偷带出来的。

  而他们将包裹偷运到后,客栈老板会支付给他们丰厚的钱银,这是因为这种投入小,收获却巨大的生意,让这些商人难以拒绝。

  其实,这些山西商贾的掌柜的,当然知道这些包裹里面,肯定运有一些对大明不利,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