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1章 大明是不缺银子的_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霄微微摇摇头,失笑道:“你知道为什么人们常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吗?

  意思就是说,他们这些人也就只会动动嘴皮子,孙明英手里现在是无兵无权,现在连靠山都没了,翻不起大浪的。”

  对于明末的局势,李子霄早已看得很清楚了。

  现在的朝廷命令,对于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将,已经越来越失去控制了。

  一些镇守地方的将领,对于朝廷的命令,也敢阳奉阴违,这在十年前,那几乎是不敢想象的。

  可这些年来,随着明朝局势的进一步糜烂,地方上武将的权力,也越来越大。

  他们对于上百年来,一直压在他们头上的文官集团的怨恨,仿佛一下子就爆发了出来。

  以至于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文武对峙的状况。

  无论是哪个朝代,以文制武的行为,永远只会发生在太平盛世。

  和平年间,统治阶层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一般都会大力限制武将的权力,以文御武。

  但这种方式,一旦到了战乱年间,弊端就立马显现出来。

  在乱世之时,武将的重要性,肯定会压倒文官,而且武将的权力也会膨胀。

  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之所以,李子霄这么拼命的,发展自己的势力。

  那是因为他很清楚,自己的实力越是强大,自己就越安全,朝廷也就越发的忌惮。

  现在的李子霄正是因为,手握近万白龙军精兵在手,他才有底气,在徐州进行‘土改’,而不用的朝廷的反弹。

  当然了,这里也要有一个度,那就是不能做得太过,李子霄或许抄几个地主大户的家,还能过得去。

  毕竟这些人没有官身,而且还被他提前栽上了罪名,这些人抓也就抓了。

  但孙明英却不同,此时他毕竟是朝廷任命的徐州都指挥同知,三品官员。

  若是刚才李子霄真的,连孙明英也拿掉的话,朝廷是绝对不能容忍的,那简直和造反已经没什么区别了。

  抄家活动,一直持续到了傍晚。

  最后报告上来的是,从孙、丁等五家地主大户的府邸中,一共抄出了七十万两白银,三万两金子,还有暂时还没统计完的古玩字画等物。

  这个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倒是和李子霄事先想到的差不多。

  “啧啧啧,这些大户还真是有钱啊,这些年他们不知道刮了多少的民脂民膏。”李岩将账本递给李子霄,啧舌道。

  “李岩啊,你难道只看到了这些吗?没看到那边成摞的田契,房契,庄票什么的嘛,如果连那些也加起来的话,他们的身家早就超过百万两了。”

  李子霄摇了摇头,说道。

  “你们找到他们五家的粮仓了吗?”突然,李子霄皱着眉头问道。

  “还没有,根据我们从一个孙家旁支子弟嘴里得知,他们的粮仓修建在城西,我们暂时还没找到。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