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01章 601大坑_我的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干克里特岛到埃及这条航线上来,距离缩短了差不多将近一倍,而且航线更加安全。

  一旦巴尔干成为德军的新的补给基地,那么罗马尼亚油田将会彻底高枕无忧,德国的战略纵深更加扩大,在北非的军事行动获得的支持将会更多。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将得到成倍的补给物资,盟军能否守住苏伊士运河都会出现问题,更不用提守住埃及这么广大的地区了。

  如果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丢失,英军和美军在境内的补给会更加崩溃,中东的石油就会成为轴心国的囊中之物,到了那个时候阿卡多手里控zhì的资源就会超过美国,而美国空有庞大的产能却会因为缺乏原材料而陷入生产困境之中。

  当然这一qiē都只是推演,事情并非完全按照德国的剧本在演独角戏。美国和英国都不会眼睁睁看着德国人在中东取得自己的优势,他们不愿意让出中东石油利益,甚至连分一部分给德国都不想。

  英军也在做最后的垂死挣扎,他们可不想看着自己的中东地区最终沦为德国的占领区。所以大约20个师的英属印度师正在开往中东地区,希望可以在巴尔干乱局结束之前,赶到埃及境内稳住局势。这些印度师的作战能力不高,可是胜在人员充足,英军用当地库存的很多落后武器武装起了这将近35万人的大军。一些老式的榴弹炮甚至生产自1898年,是40年前生产的庞然大物。

  为了守住中东,美国甚至和中国的特使探讨了中国远征军前往中东的问题。美国政府甚至愿意拿出当地石油份额的百分之零点五来,作为中国出兵的交换条件。不过由于近代史上中国从来没有出兵远征过那么远的地区,美国的后勤补给也无法保证,所以这个振奋人心的计划最终不了了之。

  另一个促使这个计划不了了之的事情是,因为美国海军的崩溃,和日本入侵澳大利亚,美国和中国之间横跨半个地球的补给线断裂,中国远征缅甸的部队因为缺乏弹药和装备,在缅甸境内战败,被迫退回中国境内。

  日军在太平洋战场上风生水起,甚至连美国的部分议员都已经觉得,这场战争是日本胜利了,美国如果想要避免更大的损失,只能选择时机退出战争。因为现在美国朝野上下同仇敌忾,人民呼吁与日本决一死战的声音高涨,所以质疑战争将会失败的美国高层只敢私下里发发牢骚,远远没有上升到国会意志这种高度。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动员了40个师的本土守卫部队,准备迎战可能出现的日本登陆部队。在罗斯福的坚持下,有4个师的美国精锐部队被送往中东地区,甚至包括新生产的300辆M4谢尔曼坦克。罗斯福希望加强巴顿的力量,打赢北非战争以稳dìng局势。

  这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