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5机会_我的第三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n的很有谈判技巧,打出了“拖”牌,对罗斯福说道:“这我必须询问国内之后才能答复美国总统您了,希望您可以理解我的苦衷。”

  罗斯福点了点头,美国这次妥协是国会的临时决定。他一直主导的利用英国限制德国的计划出现了崩盘的趋势,国会内部出现了许多不和谐的声音,这些声音正在加强,逐渐拥有了可以挑战罗斯福与犹太人联盟的实力。

  这里面包括美国的纳粹党,一些孤立主义者,甚至很多敌对党派的议员都加入其中。他们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待德美关系,觉得即便在未来出现一个强大的德国也不足为虑。他们自信美国的经济优势,觉得这个时候卷入胜负未知的战争非常不明智。很不幸的是这个论调得到了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他们认为美国不应该再次卷入欧洲的战争。

  而事实上美国的投资并非全部都有回报,罗斯福政权援助英国的坦克还有飞机甚至是军舰换来了很多原本属于英国的海外军事基地,这些基地让美国在未来足以保持一个相对于优势的国际地位。

  不过最近英国的国力似乎已经被榨干了,英国政府再也无法有效的行使其对殖民地的绝对控zhì权,一些依靠出卖殖民地特权来换取美国援助的办法,最近两个月已经不太好用了。但是在另一个方面,美国的“志愿军”在北非的作战就像是一个无底洞。每一个月它都会消耗掉从中东开采出来的石油,并且需要国内军工厂生产坦克还有飞机加以补充。以托布鲁克战役为例,巴顿一口气打光了400辆坦克,这些坦克全部都要从美国本土补充到北非战场。

  这么一来美国国内就有了不同的声音:如果德国保证美国在中东的石油利益。那么为什么要在北非帮助英国人和德军拼个你死我活呢?德国和美国和平相处难道就一定不如压制德国获取的利益大么?

  罗斯福被这种短视的论调给彻底拖累了,这种只看眼前利益的做法简直就是自欺欺人。德国不同于美国,它是一个大陆国家,曾经悲催的地理位置一旦在打开局面之后就会有很多好处――这个国家与亚非欧的联系自然要比游离在外的美国紧密的多。

  都不需要德国刻意做什么,钢铁轴心就会把美国孤立在主流国际环境之外。到时候人家不带美国玩了,美国又能如何?以南北美的实力向整个亚非欧开战?那时候才是真的陷入到势均力敌的战争之中。

  现在对德国开战,那是正正好好的“趁他病要他命”,可是国会的那些蠢货却在想着如何与冰岛英国皇室划清界限,与强大的德国建立稳dìng的合作关系。

  虽然很多有识之士依旧支持罗斯福,美国的军火装备依旧在源源不断的运往北非,可是罗斯福感觉到了阻力,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