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一章 伤残之兵_大秦之神级召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任何人,都能做到温柔以待,即便是阶下囚,也给他留下最后一点尊严,这是大汉深得民心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此仁慈,来投军的百姓自然源源不断!

  汉军能以飞快的速度发展,达到如今这个地步,与汉王的贤明,以及国内政治上的仁义,是分不开的,没有深受人们敬爱的君王,和人人叫好的法令,无人会这么积极的为国为君上战场。

  大汉与楚军相斗许久,从最开始的兵力不及楚,到现在的兵力不少于楚,还有上升趋势,这发展速度就是个奇迹,军力强盛的原因,是国内的政策在起作用。

  楚军向来以少胜多,兵员素质皆极强,因此在征兵的时候,有严格的管控,筛选出的都是颇为胆魄、强壮有力之人,大部分胆小力弱的人,基本上不会让他们进入军队中。

  而大汉征兵,与楚军恰恰相反,只要是真心投军,愿意为大汉战斗,那么什么人都要,当然,须是四肢健全者,有杀敌能力的人,不然,不体恤民众的身体,这会大损‘仁义之师’的名号,汉将们绝不会这么做的。

  进大汉军营的人,如果在后续的战斗中受了重伤、残了身子,可以选择离开军营回家,军中若有钱财积蓄,会在其临走的时候,发放一些金钱,以示关怀之意。

  此等做法,尽显仁爱之道,这在残酷的乱世中,是极难见到的,‘身在军营,便是一条不归路’的话,彻底成了一句假话,在大汉的军营,现实是:勇敢杀敌、为国尽忠,在战场上活了下来,重伤残者有归路,可以回老家,军中给予荣誉和钱财,这对普通的士卒来说,算是功成身退。

  汉王刘邦和众多心腹汉将心里明白,留下这些伤残者,弊大于利,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在必要时刻充当炮灰,掩护主力部队袭击或撤退,被当作馒头一样扔给敌军,一群残兵伤兵,虽然不能重创敌兵,但可以拖住敌兵,争取时间。

  就算是一堆馒头摆在敌军面前,敌人要彻底消灭,也需要不少时间,人就更不用说了,伤残之兵没多少战斗力,但起码有那一股子狠劲,想杀敌存活下来,这样的士卒,敌兵想要全部扫清,是需要花大把时间的。

  当然,与双方数量有关,一方兵员的量对另一方有压倒性的优势,且是壮兵吃残兵,自然无悬念的很快吃完,不过一方军队想出用残兵拖延敌兵之计,且执行的话,一般情况下,是算准了这些残兵能争取多少时间,在这个计算出的时间范围内,己方军队能完成该做的事。

  这便是伤残兵留在军中能起到的最大作用,虽然壮烈、悲惨,但无人会在面对敌军时退缩,只会选择光荣的战死,从古至今,军中大多都会留伤残兵,因为主将知道有用,事实上的确如此,只要是忠于国、有血性的男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