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2章_火热的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绅给镇压下去了。

  满清这种内残外忍的本质就这么暴露了出来,只是之前北洋第三镇、第二十镇的部分官兵驻扎于此,因此吉林民众只能向朝廷屈服了。现在么,第三镇虽然调离了吉林,可是又组建了陆军第二十三镇,清廷在此地的实力依旧不小。

  在朱和中的带领下,吴川先是和此地的同盟会员姜文卿碰了碰,此人倒是颇为健谈,很快就说清楚了吉林的形势。当下能够左右吉林局势的只有三人,巡抚陈昭常、二十三镇统制孟恩远、吉林将军长顺。但是令人奇怪的是,对于革命党人最为痛恨的并不是吉林将军长顺,而是巡抚陈昭常。至于孟恩远也是拥护陈昭常,反对革命的。

  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吴川并没有着急去奉天,而是去了吉林省城。虽然有一小段铁路已经通车,但是等吴川抵达127公里外的吉林时也花了2天时间。

  他来此地除了同吉林同盟会员碰面之外,便是去见一见那位吉林首富牛子厚谈生意了。正如吉林的同盟会所言,火灾之后的吉林城人人都忙着清理火场重建家园,确实没有什么革命的气氛。

  虽然清政府并没有拿出多少钱来替灾民重建,但是因为吉林本就是一个商业中心,这里不仅是东北的木材集散中心,也是大豆、小麦的粮食交易中心。城市虽然被烧毁了大半,但是有实力修建砖石建筑的商家却没有受到什么损失,比如吉林首富牛家就没有被火烧到。

  这样一来,民间虽然损失不小,可是有着这些大商人的投资,城市重建工作还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的。受灾的贫民因为能够找到工作,这里的木材又极为廉价,因此并不是活不下去,建不起自己的窝棚,也就继续能够忍耐下去了。

  吉林城内最为积极的同盟会员,大约就是吉林法政学堂的教授李廷璧了。另一位较为出名的同盟会员是前吉林警察暑长连承基,因为帮助宋教仁和徐镜心脱离险境,已经放弃职位逃跑了。这也就使得本地的同盟会员们更是一团散沙了。

  能够看到黑龙江同盟会派人前来,李廷璧等人自然是高兴的,但是他们并不想放弃自己的独立地位服从黑龙江同盟会的指挥。双方谈了不到半天,就不欢而散了。

  于是吴川就径直去拜见了牛子厚,虽然他以德国留学生的名义上门拜访,但是牛家出来见他的却并不是牛子厚,而是他的大儿子牛翰章。

  这位牛大少爷可不是普通人,是在俄国首都圣彼得堡留学过的,外表看起来20岁出头一点。虽然脑后留着一条辫子,不过身上却是穿着一套西装。

  老实说,如果不是吴川报了个留学生的名号出来,这位牛大少爷还真未必肯来见他。两人坐下攀谈没几句,牛翰章就开始回忆起了他在彼得堡的生活,看得出来这位牛大少爷只是怀念那里花天酒地的生活,对于欧洲的工业技术几乎一无所知。

  面对这样一个富二代,吴川也是有些无语了,他想要谈的生意对方显然做不了主啊。于是他不得不打断了牛翰章回忆询问道:“我这次来吉林,主要还是想要拜访令尊,和他谈一谈生意。不知…”

  牛翰章立刻截断了他的话说道:“有什么事尽管和我说好了,父亲已经把生意上的事都交给我了,你有什么事就和我说好了。我都做的了主。”

  吴川沉默的瞄了一眼从堂前照射进来的阳光,这才一字一顿的向他说道:“若是这样,那我可就直说了。我想要向源升庆号借点钱做生意,不知道牛公子能不能做这个主?”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