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29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_我祖父是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便是一副,你打不着我,不能奈何于我的嘴脸。

  所以,老爷子才会觉得倭人奸诈。

  “还是按老规矩!”朱允熥继续说道,“倭人来大明,不得上岸。一律居住于城外,不得踏足内陆领土。违令者,杀无赦!”

  “臣遵旨!”户部尚书傅友文道。

  其实,这并不是刻意针对倭国的不尊行径。此时的大明眼中,只要不是大明百姓,俱都是番人。无论是金发碧眼的客商,还是卷毛棕发的色目人,一律没有资格上岸。

  “臣有本奏!”礼部尚书李原名奏报,“琉球国主上书鸿胪寺,欲往天朝而来,觐见天颜。然国小邦微,国中无造船良才。是以,心念多年,但终不能成行。特奏请陛下,请与工匠水手,以全其盼!”

  这次,老爷子终于开口了,缓缓道,“琉球虽小,然对中华大明一向恭顺有加,忠贞不二!”说着,沉吟一番,“传旨福建布政司,从福建船政司中,选能工巧匠移居琉球,为琉球国主王事!”

  说着,又深思一会,“虽移居琉球,但亦是中华之民,须繁衍生气不愧祖宗天地。从闽人中挑选三十六姓吧,闽人规矩多,多选些姓氏,方能更好的开枝散叶!”

  “陛下圣明!”群臣称颂。

  朱允熥有意让老爷子高兴一些,开口问道,“中书舍人刘三吾,皇爷爷亲编的《醒贪简要录》可曾印刷完成?够不够分发给天下官员,人手一本呀?”

  刘三吾出列道,“回殿下,已印刷三万三千余本,随时可以发行!”

  “以御赐的名义明发天下,让天下官员都看看,看过之后,凡五品以上官员,都给孤写一份奏折上来!”朱允熥说道,“都谈谈,观后感!”

  说着,朱允熥朗声背诵道,“四民之中,士最为贵,农最为劳。士之最贵者何?读圣贤之书,明圣贤之道,出为君用,坐亨天禄。农之最劳者何?当春之时,鸡鸣而起,驱牛秉耒而耕,及苗既壮,又须耘薅,炎天赤日,形体憔悴。及至秋成,输官之外,所余能几?或遇水旱虫蝗,则举家遑遑无所望。今居官者不念吾民之艰,至有刻剥而虐害三事,无仁心之甚。”

  “天下最幸运的,最尊贵的就是官员。享受百姓奉养,手握百姓生杀大权。可是有些人,明明读的是圣贤书。可却忘了圣人的教诲,不知民间疾苦,又贪财刻薄,残害百姓。这样的没良心之人,我大明是不要,也是不用的!”

  这本书,是老爷子在杀累了贪官之后,希望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书籍。

  但,这样的书,终归是给瞎子做媚眼,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被人铭记。

  老爷子听朱允熥如此说,欣慰的笑笑,“大孙有心了!吏制无小事,官员的良心道德,比才学还重要。要时刻敲打他们,不能忘了百姓疾苦,更不能忘了身上的职责!”

  “孙儿记住了!”说着,朱允熥看看群臣,“谁还有本奏?”

  “臣,有本!”武臣之中,魏国公徐辉祖忽然出列,大声奏道,“臣要弹劾一人!”

  朱允熥皱眉,“徐爱卿,你要弹劾谁?”

  “臣要弹劾曹国公李景隆!”徐辉祖大声道,“结交商人,谋图私利。有碍国体,有失官身!”

  “哦?”朱允熥拉着长音,冷声道,“详细说来!”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