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一十五章 在路上_幻之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地长期驻留,而是按照三百里,五百里、和八百里的不同年份标准,与外地轮换驻扎。

  在西平州短暂停留和安排之后,我的队伍再次分为南北两路,

  由于需要巡查海外军州在南方安置和迁徙的情况,我亲率卫士官吏数千人走的是依兰平原的南线,而其他回程大队人马则走的是距离更短,道路状况也更好的北线,经由克尔曼沙赫附近山口,回到伊朗高原的畿内州,也就是内定的首府伊斯法罕,jinháng再次休整和分流。

  乘船南下过了纳西里耶之后,

  秋收特有的景象开始显现出来,最初只是远方天际零零碎碎的斑huángsè,然后是沿着运河两岸,散落的小块麦田,随着行船的shijiān,逐渐变得密集起来,开始夹杂着各种yijing收过的果林和葡萄园,

  等到了苏萨附近,两河汇聚的阿拉伯河口,星罗棋布分叉出来人工运河两岸,就是满眼连绵不见尽头,沉甸甸低伏的青黄麦野,等待收获的景象。

  各种依河而生的磨坊,工场也变得频繁起来,虽然还未恢复到原本人烟稠密的喧闹景象,但和年前的荒芜潦倒,是天然之别。

  以非洲黑奴为主的,各种被有偿释放的本地奴隶和来自印度次大陆的深sè皮肤移民,成为当地最常见的风景线,zìyóu不是méiyou代价的,作为赎身的补偿,他们至少要继续以佃户的身份,在唐人为主的大小公有田庄、工坊劳作上十到二十年。

  水路上往来的各种形质大小船只,满载压舷货物往来川流不息,来自波斯湾渔获和水产,来自印度的珠宝香药,来自南海藩国和羁縻属的白糖青盐酒类木材,来自东土的丝瓷茶纸,像回溯的万千尾鱼群yiyàng,争相恐后的游向上游的巴格达。

  在苏萨城短暂停留的shijiān,我也收到了一大套,最新版本教材的试印样范。

  相对行事束手束脚的国中,域外的这些学校的教材和基本纲要,都是我一手炮制或是钦点的成熟版本,

  比如最基层的屯庄蒙学阶段,就只有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之类的识字造句和简单加减乘除的基本算术,足以满足rì常生活的基本需要,也是唐人和归化移民在社会地位上,相对其他族群始终高人一等的基本保障;

  到了戍堡市镇一级的幼学阶段,则多出书法、珠算和白话简史,算是培养各sè基层人员的起步和基础;

  到了军城和州治一级的乡学,则在上述内容的扩充升级之后,又多了半军事化的集体生活,cāo条口令,熟悉刀枪弓马的基本集训。在这个层次无法承担继续学习费用的人,还多出一些初级技术学堂的选择。

  比如进入百工学堂,包食宿兼半工半学的方式。学习木工、金工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