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一章 历史:我咋就飞起来了呢?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声学水银什么的,达到延迟传递信息的效果。”

  “接着再加上某个小部件,控制阴极到阳极之间的电流,通过控制电流强度来传递信息......”

  “这样一来,是不是就有可能同样做到齿轮的存储与计算效果呢?”

  徐云:

  “.......”

  此时此刻。

  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小麦你这浓眉大眼的不会也是个穿越者吧?

  眼瞅着微观领域没缝给他钻了,这货居然转头就奔着宏观领域去了?

  众所周知。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科技史无疑占据了大量篇幅。

  而在科技史中,计算机则是当之无愧的主角之一,甚至可以算是头牌。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一共可以分成几个时期:

  原始时期、电子管时期、晶体管时期、集成电路时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期、智能计算机时期和未来未知的计算机。

  其中原始时期和电子管时期别看只差了个顿号,在历史中,二者的断代足足在百年以上!

  原始时期开始的节点是在1642年,当时高卢人帕斯卡发明了“加法器”。

  这个工具以齿轮转动,可以计算8位数字的加法,当时的高卢政府还采购了五十台这个设备。

  再往后便是莱布尼茨、布乔的穿孔纸带方法,以及真正采用代码为逻辑的巴贝奇和阿达——也就是1850年前后的事情。

  而电子管时期呢?

  这玩意儿出现在1947年!

  和1850年差了整整一个世纪!

  再往后的晶体管时期也好,集成电路时期也罢。

  甚至算上智能计算机时期的跨度,加起来都比不上原始时期与电子管时期的隔代时常长。

  而真空管和电子管...尤其是电子二极管,二者之间的区别实际上并不大。

  更别说眼下的真空管还是被魔改后的版本。

  甚至硬要说的话。

  真空管和电子三极管,区别的实际上也就一个栅极罢了——而栅极这东西早在1821年就已经出现了。

  因此怎么说呢

  如果单纯讨论原理重合度这块,真空管确实和巴贝奇的分析机存在一定的交集。

  而小麦此人,在历史上又恰好是以脑洞出名的大佬。

  别的不说。

  光他能推导出麦克斯韦方程组,并且在电磁波发现之前就计算好它的速度和属性,脑洞方面就基本上属于脖子上就是个圈儿的级别了。

  因此小麦能够发现真空管和分析机的关联,似乎还挺合情合理的?

  但徐云咋就感觉瘆得慌呢

  实话实说。

  眼下的局面他倒是勉强还能掌控的住,毕竟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很难发生质变。

  但一旦自己任务完成回归现实

  嘶——

  想想看吧。

  小牛已经纠正了错误的绝对时空观,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这是一切一切的基础。

  接着这个时代重测了光速,发现了光电效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