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五章 《关于我在大宋搞出发电机后又手搓显微镜的那些事儿》_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暗长疑镜未磨。

  千药万方治不得,唯应闭目学头陀。

  由此可见。

  老白不但患有近视眼,同时还大概率得了散光和干眼症....

  视线再回归原处。

  有了叆叇这个古代老花镜做例子,徐云解释起显微镜的概念就要容易的多了:

  “显微镜,顾名思义,便是可以将微小之物显于眼中的‘镜子’。

  如若说叆叇是将一个字放大数倍。

  那么显微镜则可以将细小之物放大数十倍、数百倍甚至数千倍不止。

  有了显微镜这东西,微生物自然也便无从遁形,能被观察到了。”

  老苏静静听完这番话,表情若有所思。

  实话实说。

  徐云的这套逻辑并没什么问题,也就是靠着放大去探索细微的物体。

  实际上在徐云出现之前好些年,老苏就想过利用水晶制作放大设备的可能性。

  毕竟在《新仪象法要》中,老苏亲笔绘制了14副星图,记录了1464颗行星。

  这也是后世收集的全天星图中,保存在国内的最早星图。

  欧洲要到14世纪文艺复兴后,才会将星图拓宽到1022颗,并且记录了一些基础星象。

  不但比老苏晚了两百多年,数量也比老苏少了一大截。

  当然了。

  另一幅刻录有1350颗的唐代敦煌星图,在时间上比苏颂星图还要早一点。

  但遗憾的是。

  它在一百多年前被斯坦因盗走,现存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因此不算在国内保存的星图之内。(这也是件很气愤的事情,感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一下,当初我在不列颠博物馆见过部分文献,心情极其复杂....)

  作为一位曾经仰望过星空的当代大家,老苏自然也曾经想到过,能否利用水晶的放大效果去观察星空。

  比如在老苏的书房里,此时就存放有一台简易的望远镜。

  不过它的倍率只有五六倍,放大效果有等于无,看不清多少东西。

  珍藏价值反倒要比实用价值更高一点。

  不过有了这么些物件和过往经历打底,老苏在听闻徐云的介绍后,兴致也愈发浓烈了起来:

  “小王,你的说法老夫勉强能够理解,推论之下也没多大问题,不过不知显微镜此物......”

  徐云眨了眨眼,很快明白了老苏的想法:

  “老爷,您是不是想问......显微镜能不能制作出来?”

  “然也。”

  徐云沉默片刻,继续道:

  “想要制作一架简单的显微镜倒也不难,传闻在风灵月影宗内,这属于极其简单的技术,但凡有手就行。

  不过与针筒和发电机一样,想要制作显微镜,材料方面也需花费一些钱财和精力.....”

  老苏闻言,连忙追问道:

  “小王,需要哪些物件?”

  徐云想了想,报出了几个名称:

  “首先自然是要玻璃,而且还不是一般的玻璃。

  其中一种需要使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