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四章 金三事_画堂春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种激动,并非权力或者财富而带来的威慑与胁迫下不得不存的卑伏。

  而是那种,由心而发,要听智者的妙言,良师的点悟之语一般,一个个耳朵恨不能像兔子一样竖起来,双手交握于前,静静的听着。

  何萧以目鼓励,显然是希望宝如能说两句。

  说什么呢?

  宝如道:“家父与明德,也皆是为百姓,为朝廷而出一分力,诸位亦是如此,妾不过一内人,不懂国事,唯知国事艰难,只望大家齐心协力,共勉之。”

  群臣齐齐揖首,道:“臣等会一力支持王爷和大都督,也感谢夫人将百姓与朝廷放在心上,赵相英名,臣等永生敬仰。”

  宝如点头谢过,又觉得不够庄重,左右叉腰行了一礼,这才出门。

  两列,几十位官员虽无声,但一路脚步踏踏,一直送宝如到光禄寺的门上,目送她离开。颇有当初李纯孝带着秦州举子们目送她时庄重肃穆。

  宝如心中也是苦笑,也不知自己何时,声名竟能比得上顾氏了。

  事实上自打皇帝及冠之后,让他亲政,并要求荣亲王卸下辅政大臣一职的呼声就愈来傅高。李代瑁一直竭力弹压不止,但到校场兵变一事之后,这种弹压之声忽而就止了。

  直到后来李代瑁才知道,宝如这个儿媳妇,在满朝文武之中的声望有多高。她是赵相的孙女,皇帝的能力没有显现出来,再兼校场大乱时,竟然将冕冠跌落于地,全然没有该为天子的镇定与从容。

  太后又是个蠢货,在顾氏艳名满播长安之后,如宝如这般贤良温柔,关键时刻却有勇有谋的妇人,宜家宜室。

  许多曾经支持赵放的大臣们,转而就开始支持李代瑁了。

  这种影响力并非刻意营造,也难以改变,但它成了一股势,也许满朝之中,朝臣的心里,隐隐也有了期待,在他们心里,皇帝渐渐变的不重要,李代瑁掌权,也成了理所当然。

  *

  马车仍停在那地方。宝如盯着王府那辆马车看了许久,推了苦豆儿一把道:“罢了,既我已出来了,便往晋江茶社吃趟茶,看看嫣染去。这车,你陪车夫一起驾回去。”

  自平康坊中间一条小巷穿出去,再折入东市不远便是晋江茶楼。果不其然,才上茶楼二楼,便见苦豆儿气喘嘘嘘而来。她就并未上车,只是陪车而行,走到半路,马车下面几根支撑车体的横木在无人坐的情况下,居然齐齐断裂。

  来时车好好儿的,回去的时候横木断了,显然是在宝如进光禄寺之后,有人给车体做了手脚。

  宝如才和嫣染坐了,看嫣染替自己煮水烫着热茶,低声问道:“审车夫可有审出什么来?”

  苦豆儿摇头:“车夫说,自己早上也不知吃了什么。咱们走后,他四处找着上了回茅房,回来也没觉得马车有什么不对劲儿。”

  是老太妃,还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