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犯罪类型理论_犯罪心理学书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习目的和要求

  重点掌握:多元统一犯罪类型理论。

  掌握:犯罪类型概念、研究犯罪类型的必要性和划分犯罪类型的|基本观点。

  了解:各种主要的犯罪类型理论。

  犯罪现象错综复杂,犯罪人及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千差万别。显然,这给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揭露和惩治犯罪及矫治罪犯的工作带来了困难。科学的犯罪类型理论对犯罪所作的分类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題的必由之路。

  由于学者们所处的国情和时代的不同,专业理论的差别以及研究目的各异,便提出了各自划分犯罪类型的标准,形成不同派别的犯罪类型理论。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单一性犯罪类型理论和多元性犯罪类型理论两种。本章将分别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国内外学者的犯罪类型理论,包括划分犯罪行为类型和犯罪人类型两方面的理论。作为犯罪心理学,应当提出具有学科特点的划分犯罪类型的理论。本章介绍了我国犯罪心理学者的几种犯罪类型理论。本书主张采用多元统一的标准划分犯罪类型。

  第一节犯罪类型及其研究概述

  一、犯罪类型的概念

  犯罪是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现象。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①犯罪主体即犯罪人的复杂性,犯罪人在年龄、性别、个性、经历、职业、文化程度等方面各不相同。②犯罪原因、动机、目的、性质和犯罪行为方式千差万别。③犯罪人侵害的客体即社会关系错综复杂。④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对各种犯罪的标定以及各种相关学科对犯罪的理解都有所不同,从而使犯罪问题更为复杂。为了从犯罪的个别性中找出共同性,从犯罪共同性中理解个别性,有必要对纷繁复杂的犯罪现象进行科学的归纳和分类。这种按一定原则或标准,将犯罪现象的某些共同性质、特点所作出的不同分类,就是犯罪类型。

  犯罪是由犯罪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因此,犯罪类型应包括犯罪人类型和犯罪行为类型。不同类型的犯罪人可能实施同一类型的犯罪行为;同一类型的犯罪人也可能实施不同类型的犯罪行为。例如,实施财产犯罪行为的犯罪人可能是少年犯、成年犯或男犯、女犯、初犯、累犯;同为少年犯罪人,可能实施杀人、伤害、强奸、抢劫、盗窃等犯罪行为。

  不同学科对犯罪类型的划分并不相同;即使同一学科,不同观点的学者对犯罪类型的划分也并不一样;划分犯罪类型的目的,也影响犯罪分类,如有的出于刑事司法及其统计的目的,有的出于鉴定和鉴别的诊断目的,有的出于矫治、处遇的目的。所有这些差别,归根到底,都是由于划分类型的原则和标准不同所致,从而也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犯罪行为类型理论和犯罪人类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