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四章 良将言军策,朝局待名臣_凡道剑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该怎么对付南明。”

  公孙琦听罢,急忙抱拳施礼:“谢陛下知遇之恩。”

  公孙琦:“臣以为,明藩鼠辈,目光短浅。”

  公孙琦:“其国内从上至下,皆是昏聩,实在不是联盟之友,早晚有一天这伙贼人会背刺我朝。”

  公孙琦:“所以臣这次率军济州,简单地了解了我朝边防的情况。”

  公孙琦:“一,设立重镇,驻军屯田,整顿军纪,重新划分要地,由兵部尽快商议。”

  公孙琦:“二,通商交好,明人重小利,必须得想办法用商贾之道让他们尝到一点甜头,这样才能稳住汉明之盟,共拒北唐。”

  公孙琦:“三,封锁长江上游,盘查船舶,严防明藩细作刺探。”

  公孙琦:“这三条,即为臣之对策,请陛下定夺。”

  赵安听罢,点了点头。

  赵安:“不错,最起码说明你想过这件事了。”

  公孙琦一听赵安这话,知道这是对自己的建议不满意,便不再说话。

  赵安:“这件事,朕还是要以你为主,再找些可靠之人再行商议。”

  说完,赵安苦笑着,摇了摇头。

  赵安:“满朝文武,竟找不出多少可靠之人。”

  这便是南汉朝廷如今的悲剧,由于内阁多年的把持,操控科举,如今朝廷里的官员,多半各在一个阵营,这些阵营对应着不同地区仕宦乡绅的利益,彼此制衡却又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蒙蔽赵安。

  赵安也深知这一点,所以才称南汉的朝廷为小朝廷,始终不能像北唐那样,君主可以高高在上,形成至高无上的威严。

  而南汉的这些官员,自己要是放纵他们,他们便合起伙来蒙蔽。若是打压他们,他们便合起伙来罢工。

  简直就是脸皮极厚,软硬不吃。

  赵安:“针的想法是。”

  赵安:“让韩成雁去守北唐,你去放南明。徐子墨坐镇京城,由朕来亲自培养,让其日后成为我大汉的栋梁之材。”

  公孙琦听罢,知道赵安如此看着徐子墨,是又惊又喜。

  公孙琦:“多谢陛下垂帘之恩,让我这师弟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

  赵安笑了笑:“你们倒是感情身后呀。”

  赵安:“朕有时候也羡慕你们,能有个交心的朋友。”

  赵安:“哪里像朕这样,天天面对着些油腔滑调,简直恶心至极。”

  感叹一番,赵安又聊回了正事,神色忧愁地说道。

  赵安:“军事上有三个,朕也算放心。”

  赵安:“世人都说韩成雁有野心,他也有这个实力。”

  赵安:“但是他也比朝廷里那些官员强上许多。”

  说着,赵安紧握双拳,重重地按在了窗台上。

  赵安:“现在,朕的心头大患就是朝廷里面的局势。”

  赵安:“朕想借立储一事,杀几个逆臣,再作清洗,你意下如何?”

  公孙琦顿时意识到此事涉及赵安家事,便不敢进言,急忙推辞道。

  公孙琦:“臣不知,臣只会练兵打仗,不懂政事。”

  赵安听罢,也摇了摇头。

  赵安:“既然你不能给朕分忧。”

  赵安:“朕便自己设局。”

  赵安:“只是朕还拿不定主意,有个得罪人的活,该交给谁。”

  两人正说着,门外,小德张快步走了进来。

  小德张:“主子,子时快到了,您得去龙场了。”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