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五章 漕运为正策,海运为备策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如此来说,先生是支持重启海运。”

  杨溥说道:“以臣之见,陛下制定的天津海关之策,就不错,正全部以粮纳税,臣翻阅过海关文档,去年一年,纳税三十多万石,不过是因为新开之际,想来将来稳定在百万石,也是可以的。”

  “陛下妙策,凭空为朝廷多了一百万石粮食。再加上漕运四百万石粮食,也就是陛下而今大修河北水利,粮食有些紧张。”

  “如果陛下大修水利成功,则直隶粮食大丰,朝廷或许连四百万石漕粮,都不用了,何必汲汲于海运?”

  一时间杨溥将朱祁镇给问住了。

  朱祁镇之所以一直咬着海运不放,其实是内心之中的倾向性。想将国策向海洋推进。但是有些话,不能直接说。

  否则就要扯到了意识形态上了。

  朱祁镇一直以来都避免在意识形态上与文官,不管那一个文官,正面交锋。因为他知道,他打不赢,反而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即便朱祁镇而今的皇位稳定了,杨士奇下台了,太皇太后控制朝廷的最后一个老臣,刘中敷也回家休养了。

  朱祁镇再也不担心自己被废了。

  但是他依然找不到说服大臣们,将朝政扭转向海洋方向的办法。

  所以,他一直做的就是只做不说。

  用解决问题的办法,一点点将朝廷引导向自己想要的方向。因为他知道自己说不过的,在面前首先面对太祖祖训。就是所谓十五不征之国。

  其实十五不征之国,并非重点,重点是太祖皇帝认为,天下只有中原是好地方,其余小国,都是穷乡敝土,得之不足以养民,还要往里面投钱,这是一个赔本买卖。所以这些小国,安安分分的,朝廷就不用妄动刀兵了。

  然后有下西洋的前例在,满朝文臣都是反对派,当年开海之事,朱祁镇还是心有余悸。

  太皇太后所言也不能说错,不顾自己百姓死活,去夺尺寸无用之地。

  几乎让朱祁镇不知道说什么好。

  似乎除却与瓦刺的战争之外,任何战场都不会得到百官的支持。

  但是正如太皇太后说朱祁镇一样,朱祁镇是一个不安分的。朱祁镇想大兴海运,其中有太多的事情了,比如培养海洋人才,储备海洋力量,等等。

  所以,不管朝廷而今有没有海运的需要,朱祁镇都要找借口。

  朱祁镇说道:“先生也是知道的,瓦刺在北,朕只感觉锋芒在背,一旦大战起,不知道需要多少粮草物资,先生还觉得海运不行吗?”

  杨溥说道:“陛下所言极是,但是臣以为不该更改以漕运为正策,海运为备策的原则。海运可兴,但漕运不可轻动。”

  朱祁镇终于明白了,杨溥真正要说是这个。

  朱祁镇有没有废漕运的心思?

  还真有的,特别是王英说郑和问罪日本之事,朱祁镇当时都兴奋了,简直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