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七章 大明的票据体系_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办法,就被朱祁镇弃用了,恰恰相反,被朱祁镇全部接纳了。

  不管是官府与地方,都在改革之列。

  不过,这一项改变,并没有拿出来单独说,而是纳入一条鞭法与官吏法具体执行之中。

  在朝廷内部,易知单与考成法合并在一起了。

  考成法前文也说过,其中有一项,就是每一个衙门都一个册子,上面记载公务,每月勾销。

  朱祁镇干脆仿造后世的做法,将各种公务文书都印刷成制式的。每一页都有编码,都有留档。

  又严格政事流程,让他们绝对不可能推脱政务。

  在地方上更是衍生出各种单据。

  百姓缴纳田赋,朝廷要开单子证明,别的赋税也纷纷要开单子。

  几乎凡是朝廷从百姓那里拿一文钱,都要开单子。

  而所有制式的单子,都是由户部专门印刷的,纸张就是少府专门制定的厚纸,用来写毛笔字并不是太好的,不太吸墨。但是最为票据却是很合适,保存时间长。

  朱祁镇想让大明官吏在收任何税的时候,都有章法可循。

  当然了,这样做未必能完全挡住下面的人贪赃枉法的途径,最多是给他们增加一些负担而已。

  而引票,自然也是从户部印来的。

  不过,因为大量票据需要。

  百官之中已经有人提议,要不要放开这种票据的印刷。毕竟最偏远的地方,领一次票据要好几个月。

  朱祁镇自然是不肯的。

  说实话,他虽然在这种票据防伪上做了不少功夫,但是并不能完全保证就没有人能仿制了。

  要知道,大明宝钞当初也是有人敢仿制的。

  这还是朝廷严苛控制源头的情况之下,一旦放开,鬼知道会出现什么事情。

  不过,面对这样的情况。朱祁镇决定将另外一个印刷局放在南京。毕竟北京实在太偏北了一些,南京的存在在很多情况下,也是有必要的。

  就在朱祁镇为商税背书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迎合皇帝,单单苏州松江两个地方,一口气卖出了一百多万引,也就是一百多万两银子。

  当然了,这一点产量对于江南来说并不算什么?

  江南每年两三亿匹的棉布产量,对于一百多万两的赋税。这才多少。

  但是即便如此,不过短短数日之间,一百多万两就到了朝廷帐上。这也是朱祁镇万万没有想到的。

  他如临大敌,担心闹出其他幺蛾子。

  比如明代万历时期五人墓什么的?

  不过想想,这也是应该的。

  首先,历史上万历皇帝征收的矿税,本身就不正规,没有可操作性,任命的都是太监,以这些太监的尿性,不狠狠的刮地皮,才是怪了。

  这样一来,官逼-民反也是自然了。

  其次,就是万历时代官场早已崩坏了,到了谁当官没有贪污,就会被鄙视一样,大有当初国有企业,谁不沾公家的便宜,谁站出来维护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