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章 收麦季_老乡请淡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外的,干没多久就看到了喊着卖冰棍的,报纸糊过的木箱子,放在自行车后座上,卖冰棍的有大人有小孩,反正一根冰棍五分钱,这账也好算。

  赵起武看见了就喊着卖冰棍的,给自家的人一人分了一根。

  特别是小图强,小家伙帮不上什么忙,就在地里走着捡零散掉落的麦穗,也累的一头大汗,小脸通红。

  比他爸强多了,他爸干活还比不上黄大妮杨秀娥两个女的。

  别人歇赵起武不歇,啃着冰棍继续去忙活。

  老爸身体不好,他现在就是家里的劳力,正儿八经的顶梁柱。

  ……

  两家人的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有赵起武这个不知疲倦的劳动机器,今年的麦子收的挺顺利的。

  拖拉机三轮车都用上,两个司机轮流跑,速度快得很。

  下午的时候,还赶上抓紧时间碾了一场。

  碾场就是把刚捆扎好运来的麦子在散开铺在场里,用牛马或者拖拉机,拉着石磙在上面转圈,这就是碾场。

  两个男人轮流当司机转圈,黄大妮和杨秀娥就拿着叉跟着翻场,把碾过的地方翻起来,这样碾的更彻底,更快。

  这是一种效率极低,极其浪费劳力的过程,但是比比别处赶着牛马拉石磙的,他们这还算是快的。

  现在其实有脱粒机的,只不过一来数量少,二来农村人信不过,总觉得那脱离脱不干净,会糟蹋粮食。

  赵起武还是第一次自己碾场,开着拖拉机转圈转的不亦乐乎。他也没想过,自己这跑圈的时间,随便去做点生意,挣的钱比这满场的麦子都值钱。

  这年头还没人想过这个问题,许多在外打工的,出门在外的人都要回来收麦的,包括外嫁的姑娘如果是镇上城里的,自家没田地的也要回来。

  离家远点的车费来回一趟都上百块,但是不管在外是多大的老板,挣了多少钱,进了打麦场,拿起木叉和木锨,就是一个个劳力。

  基本上和过年差不多,至少气氛比过年一点都不差。反正家家户户的人都比较齐,有些在外打工做生意的可能为了挣钱过年都不回家,但是收麦肯定回家。

  人多了有时候也会有让人觉得好玩的事情发生,比如喝水问题,传统的都是家里准备一大盆,或者一大壶的凉茶水,最多是趁着卖冰棍的过来,买点冰棍消暑解渴。

  而那些在外挣了钱的,就会买点饮料啤酒什么的,特别是割麦的时候在农田里,连个树荫都没有,是最需要补充水分的,不管什么饮料都能喝个净光。

  其实细算一下,这些饮料啤酒的价钱,都够请个收割机割好几亩地的。

  不过现在算是变革时期,什么事儿都不稀奇——过上几年,这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就只有在记忆里找了,那时候联合收割机轰隆隆开过去,谁还下力气呀!

  ……

  靠牛马碾场的慢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