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4 错综复杂的区域】_甲午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王大山拿出了一份九人的名单,弗拉基米尔格拉纳特拿出了一份三人的名单。

  最后叶卡婕琳娜克里莫娃,王大山和弗拉基米尔格拉纳特三人选出了张浩波和高谊通二人作为主副二官,率领一支200精干干部战士,和十几名对阿富汗地形和习俗熟悉的高级特工,组成尖刀连,奔赴坎大哈。

  公元1747年,普什图人艾哈迈德·汗被选为坎大哈各部落的最高首领,艾哈迈德·汗从此改称艾哈迈德·沙赫(意即皇帝),宣布建立杜兰尼王朝,定都坎大哈。

  后来,艾哈迈德·沙赫的儿子帖木尔将首都迁往喀布尔,但坎大哈一直是阿富汗斯坦南部的商业中心和军事重镇。坎大哈除盛产水果外,它还是阿富汗斯坦牛、羊肉类的重要供应基地和羊毛集散地。

  坎大哈位于阿富汗南部,地理位置重要,往西可达赫拉特,位于喀布尔、赫拉特以及奎达(巴基斯坦)的公路交叉点,交通地位十分重要。

  同时也处于勒齐斯坦沙漠东北端海拔1000米的绿洲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坎大哈的大部分居民是普什图人和塔吉克人,也有少量俾路支人,人口约21万。坎大哈最初为亚历山大大帝所建。1221年曾遭蒙古人破坏。14世纪又遭帖木儿破坏。1522年纳入巴布尔统治。1747年成为杜兰尼王朝的首都。

  普什图人是阿富汗斯坦的主体民族,亦称“阿富汗人”,居住在巴基斯坦西部的约上千万人,占巴基斯坦总人口的16%,又称为“帕坦族”。

  阿富汗斯坦东南部和巴基斯坦西北部的民族。操普什图语,他们是阿富汗斯坦的主体民族。在“阿富汗人”这个词泛指在21世纪初阿富汗斯坦地区任何民族之前,阿富汗人是普什图人特有的名称。

  普什图人认为他们起源于阿富汗斯坦,是一个共同祖先的後裔。有些部落是在13到16世纪由阿富汗迁往巴基斯坦的。

  普什图人务农、放牧、好战。多数部落是定居的农民,既耕种又从事畜牧业。有些则是迁移不定的牧人及马帮。大多数人都愿意服兵役。据估计在阿富汗斯坦的普什图人口约750万人,在巴基斯坦有上千万人。他们组成约60个部落,大小不同,重要性迥异,各占一方。

  普什图人属欧罗巴人种印度一帕米尔类型。语言属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支,受印度语族影响较大,有很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借词,也有某些古伊朗语特征,普什图语用阿拉伯字母书写。

  阿富汗斯坦普什图人分为杜兰尼人和吉尔扎伊人两大支系,其中又分若干小部落和部落集团,首领称王。

  1747年杜兰尼部落首领艾哈迈德沙·杜兰尼建立了杜兰尼王朝,一度形成庞大的军事帝国。

  此后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