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65章 调控的问题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李泰将自己想到的问题说出来道,“是这样的,自从拜占庭帝国和大食帝国被咱们拿下了之后,天下的百姓都知道,今后,有战乱的日子,将会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咱们大唐,也不在需要那么多粮食,或战略物资之类的,现在大家都纷纷抛售手中的粮食,导致价格一跌再跌,都已经跌破了朝廷十多年前设立的保护价,可市面上,仍然有大把粮食在竞相抛售,任由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种田的农门百姓,恐怕收入会大减,满足不了他们的日常消费。”

  “战乱停止,让更多的人口,得以休养生息,以咱们目前的粮食产量,养活所有人,绰绰有余,粮食价格确实会出现一拨跌幅,这需要通过统计之后,进行一些宏观调控来改变。

  你应该知道,粮食,它是可以转化成很多别的商品的东西,它的价格跌了,那么,由它转化出来的这些东西的价格也就低了。

  首先人们就可以用更少的成本,养更多的鸡鸭牲畜,推出更多更好吃,价格也更高的肉食到市面上,然后,随着市场上这些这些肉食多了,它的价格也会跟着下跌,还有这些鸡鸭牲畜的相关产品,也整体都会开始下跌,类似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酒水,零食商品的价格,更是会出现大幅下跌,这就像是个生物链循环一样,会波及到所有的层面。

  所以,农民的收入降低了,他们的开支,其实也会有一些降低,但一定程度来讲,农民的收入,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低于其它阶层,如何制定各个行业的盈利水平,让各个阶层的利益,保持平衡,就是宏观调控。

  具体做到什么样的比例合适,这需要从统计上来的数据,来分析调配产出和供给关系······”

  “老师您等等,这些东西,我已经听不太懂了,是您的一门新学说吗?”李泰两眼有些晕道。

  孙享福摇了摇头道,“不算是,其实,这就是朝廷此前规定百姓们种什么农作物,一年能酿多少酒的规定的一个加强版。

  国家需求什么,加大需求方面的产出。

  国家多余什么,缩减多余的产出。

  当供需平衡了,所有的物价,都会平稳下来,此前的拜占庭帝国,在没有与波斯人开战之前,他们的人口,产出一直都很稳定,他们的物价,也稳定了上百年,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的问题就是,百姓们知道市场上粮食多,种粮食卖不到钱,明年可能会一窝蜂的去种其它作物,这就可能导致明年出现粮荒,在粮食这种百姓生活的必须物资方面,朝廷必须要做一定的储备,对于农田的种植,还要有一些硬性的管理规定,每个地方,按照人口,必须种植多少粮食田,得有统计和长期的发展规划。”

  用这个简单一些的方式解释,李泰顿时就懂了,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