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52章 高句丽寇边_大唐农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利益面前,是不存在讲什么客套,讲什么脸面,之类的。

  卢文仲的选择不多,即便是再不情愿,他也只能暂时将东北方向的贸易市场让给清河崔氏,如果不能在上齐城占下一块地,此次他范阳卢氏,恐怕连渣都吃不到一点,所以,即便是飞地,卢家也是不肯落人后的。

  “孙都督,如若我等几家,一齐将关内的田地置换到上齐城周边,不知,可有足够适合耕种的田地供我等几家开发?”

  “当然有,并且,你们向周边发展的空间十分巨大,等你们将份数于自己的土地开发出来之后,朝廷应该马上就会有新一轮的土地出售,因为,上齐城方圆数千里,都是适合耕种的地方。”

  当‘方圆数千里’这五个字落入几人的耳中的时候,他们的表情都是一松,要知道,以这个时期的田亩面积算,方圆一里可就是一万亩田地,上千万亩田地,足够五家每家置换几百万亩田地以上了,在这种有风险的飞地,投入几百万亩田地,差不多恰好是他们能承受的极限。

  当然,如果他们还有余力的话,其实孙享福不介意把泰安城周边的土地也卖一些给他们,不过不会太多,那边有一大部分土地都是孙享福留给未来从高昌和龟兹等国吸纳过来的百姓的。

  熟知后世一些农耕数据的孙享福知道,整个新疆地区可以直接用于农林牧渔的土地高达十亿多亩,在上齐城和泰安城开发出两三千万亩土地来,不过只是一个小零头而已,只要他们有足够的实力来开发,每年给他们几百万亩都不是问题,反正有了农业产出,修建城池,发展民生,就会更加容易,经营好了这块地,就是经营中东和欧洲的基础。

  对于农耕事宜,孙享福的规划,都是十分科学的,比如从偏关,河曲,到善阳,定襄,再到乌兰城,这差不多就是后世甘肃,山西,河北,以及内蒙最靠南边的区域,这些地区在后世都是北方的重要农耕区,开发出来并不影响生态环境。

  再加上他大力的推进植树,沿河,沿蓄水湖,所有的荒土坡,都大面积的种植,以这种趋势一路向漠北方向推进,诺干年后,风沙将再难影响到这片地带。

  而且,水系得到了保护之后,在沙漠地带种树,成活的可能性就更大,如果未来能逐渐的缩小,或者消灭沙漠,那就最好了。要知道,这个时期的生态环境,可比后世被垦荒兵团过度开荒破坏之前都要好的多。

  “各位,朝廷的愿望,是所有人共同富裕,也包括你们世家。

  新政的出发点,其实也都考虑到了你们的利益,对于配合朝廷的人,朝廷绝不亏待,就像王氏,就得到了不少好处,难道诸位以为,本督就不能自己组织些人,开发种植香料这样的作物来赚钱么?

  所以,不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