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 天河 (三 上)_盛唐烟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把书呆子们的注意力都给吸引了过去。”

  “恐怕他也是无心之举!”高力士越听越着急,真想出门去看看,今天外边刮得是哪门子邪风。

  “虽然无心,可也给朕帮了不小的忙!否则,光卖官鬻爵这一条,就够朕被骂上好些年的!”李隆基越是回忆,越觉得诏敕中那个王字看起来顺眼,“子稚是个有情有义的人啊。为了自己心爱的女子,甘受天下人唾骂。这种气魄,就是朕,也佩服得很!”

  说着话,他轻轻提起朱笔,点在王洵名字前面那个正五品的正字上。刚想将其与前面几人一道改成从四品武职,又觉得这样改,好像显得自己跟臣子们刻意较真儿。干脆将‘正’字放过,直接将后面的‘五’改成了‘四’。然后在“郎将”两字之前,又信手添了个‘中’字!

  “陛下!”高力士看得心里一哆嗦,差点直接惊呼出声。四品以上官员,不分文武,都会有专门的履历存在吏部。并且生老病死都会被如实记录下来。傻小子王洵今天走狗屎运,被皇上一跃向上提拔为正四品中郎将,今后再想将其悄无声息地从世上抹去,可就非常困难了。况且他还是皇帝陛下亲自下令提拔的,身份比其他被节度使们大批举荐的武将们无意间又高了不止一重。

  换句话说,有了李隆基亲笔这么一改,傻小子王洵就等于直接成了皇家的心腹。虽然今晚过后,李隆基未必能再想得起自己某天突然心血来潮,破格施恩给了一个能力和背景都很平常的年青人。底下三省六部的官吏们,可是谁也没有胆子这么猜。被李隆基亲笔批改过诏敕转回尚书省后,官员们必然会将王洵这个名字刻意记在心里。日后朝廷有什么容易立功受赏的美差,都会优先落在此人的头上。而只要他在安西那边稍稍建立些尺寸之功,兵部和吏部自然有一大堆马屁精,将功劳夸大十倍,迫不及待地汇报到大唐天子的耳朵中。

  “怎么?元之莫非觉得朕此举有失妥当?!”虽然高力士已经及时压低了自己的嗓门,大唐天子李隆基还是敏锐地听出了声音里的异样,回过头,笑着询问。

  “陛下施恩与他,是他的福分。末将岂敢横加阻拦?!”高力士讪讪笑了笑,低声回禀,“只是末将觉得,此子刚到安西,就已经被封常清提了一级。而陛下又额外将其提拔为正四品中郎将,对他这样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年青人来说,没经过必要的历练就要领军独挡一面,恐怕未必是件好事!”

  “也对!”李隆基对高力士一向宠信,根本不会怀疑他的谏言背后还包含着别的什么东西。不过让他承认自己一时兴起处置失当,也实在是强人所难。斟酌了一下,他又笑着给出了一个更合理的解释,“朕不是过分施恩与他。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