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八章 兴汉军长史_明末之兴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宽容。

  但是如果哪个团体的体量过大,鲁若麟就不会容忍。

  大明和朝鲜就是明显的例子,党争已经严重影响到国家的运行和发展了。而且已经从单纯的政见之争发展到不论是非对错,只按站队来划分敌我的地步。

  好在兴汉军目前体量还小,暂时没有这样的顾虑。

  “我在家乡的时候也发现了一些人才,这次也把他们带过来了,能否让给他们也安排一下?”崔永建这次回来可不是一个人,带了十几个年轻人,监察司特意汇报过。

  “说说看,是个什么情况?”鲁若麟顿时来了兴趣。

  “这些人里有几个是我的族人,其他的都是家乡的亲友。朝廷的官职有限,而且都由那些大族把控,很难有其他人的出头机会。这些人听说我要来兴汉军,都要求一同请来,谋个前程。”崔永建没有隐瞒,这些都是在朝鲜体制下没有什么机会的贵族,很有可能都是些庶子、旁支之类的。

  “这些人可靠吗?”这个问题是最关键的。

  “都是对汉城不满的,当然也是为了给自己找条出路。至于是否忠诚,这个谁也不能保证,只能边走边看了。”崔永建也没有瞎打包票,没有足够的利益牵扯,谈忠诚太肤浅了。

  “学识如何?能力怎么样?”鲁若麟要的是人才,不是那些膏粱子弟。

  “这些人都是经过我的挑选的,学识自然不用说。至于能力嘛,具体的施政能力肯定不强,不过只要肯学,这个倒是问题不大。反正他们也不可能一开始就从事重要的工作,大可边做边学。”崔永建知道鲁若麟喜欢用什么样的人,自然早有准备。

  崔永建对这些同乡和族人看的很清楚,当初带人出来的时候就是经过挑选的。至少那些眼高手低的就被排除了,心性也要坚毅,别呆了几天就吃不了苦跑了,到时候丢脸的还是他崔永建。

  “嗯,确实如此,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鲁若麟点点头。

  “现在官员赴任之前都要经过培训,只有合格才能上任,这个希望你能够明白。”哪怕是崔永建推荐的人也不能坏了规矩,鲁若麟需要先说清楚。

  “明白,这也是对他们好。要是连培训都通不过,那就趁早回家吧,也免得出来丢人现眼。”崔永建对这个制度也是认可的,这是负责任的行为,要是政事所托非人那才是遗祸无穷。

  “嗯,你理解最好。这些人培训合格后优先让你挑选,不过要是其他部门看中了你也不要强人所难,硬抓着不放。”兴汉军各级官员缺口很大,特别是辽南马上就需要海量的官员去治理,济州岛这边会有很多人被抽调过去,缺口更大。

  “那也是他的造化,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崔永建笑着说道。

  崔永建对这个倒是并不在意,把他们带到兴汉军也不是为了把他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