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15 每天都看见WE在狂输_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和另一个时空一样,为了稳定国内市场,新明在1946年最后一个月,动了一场针对投机倒把的攻势。

  这次行动从46年12月开始,到47年1月的时候,新明境内九成以上的投机倒把商家都被击溃破产,新明政府从他们手里回收了大量囤积的货物,基本稳定了市场,而新明行的纸币在这种相对稳定的市场环境下,终于有了推广的可能。

  47年2月,基本稳定全国的新明,决定遵照明朝的制度,将都定在北京城。

  五星红龙旗被定为新明国旗,国徽则采用盘龙云海五星徽,国歌则是林有德创作的《歌唱祖国》。

  开国大典定在3月1日,林有德也受邀参加。

  不过林有德在这段时间中,都忙着教育养女,以及和黄训为希望工程奔忙——当然主要是黄训奔忙。

  要在新明全国普及基础教育,需要的资金非一般的巨大,因此就算林有德也不能一步到位全国都建小学,所以林有德制定了三步走的计划,第一步,先在沿海达省份和长江沿岸省市普及基础教育,然后再一点一点向其他欠达地区扩散。

  为了保证资金的充足,林有德也只能采取和另一个时空一样的募捐的方式,加上自己的赞助,来实现这个宏大的目标。当然新明政府也承诺每年都会拿出预算案的百分之五作为教育经费。

  不过新明这百分之五包括了给大学的经费——实际上所有教育系统的开支,都算在这百分之五中了。

  林有德根本没想到普及基础教育的困难那么大,看着黄训忙前忙后头都大了的情景,林有德格外清楚的感受到另一个时空在那样严酷的环境中拼死拼活将识字率提高到九成以上的新中国教育界是多么的厉害。

  这种事情就是这样,站着说话不腰疼,当你真正去做曾经在你看来没什么困难的事情的时候,才会现事情比你想象的要复杂许多、困难许多。

  当年中国的教育人士那真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硬生生的把全国大部分孩子都送进了课堂。

  其实仔细想想,新中国刚刚建立的时候这样的事情简直家常便饭。另一个时空三钱回国之后,正准备大干一场,结果现中国的工厂生产不出他们要求的品质的设备、中国能提供给他们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骨干”其实全都是在一线岗位积累经验积累起来的,根本没有系统的学过相关的高等理论知识,有些人连掌握那些理论必备的高等数学都不太懂,而国家派给他们的学生也是良莠不齐。

  但是就是这样一群人,后来大多数学有所成,变成了各个领域的专家,有些人被派到三钱之类的归国学霸名下的时候都三四十了,竟然还能向十几岁的孩子一样如饥似渴的学习新知识,简直可怕。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