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者书友41821729原创:大事纪录_刺刀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45年10月10日双十协定签订,被认为是抗战后中华复兴的基石

  1946年6月内战前夕,郑永发动重庆兵谏,蒋某人被软禁(于25年后重获自由),虽然此次兵谏被后世某些“砖家”视为郑永身上的唯一污点,但始终为非主流观点

  1947年1月左右,经历了半年的内部动荡且在国共双方交界处偶有摩擦但,双方依然承认双十协定有效承认双方的实际控制区域

  1947年2月28日,台湾留台亲日份子发动228骚乱,国内各个党派给予该事件强烈谴责,以次事件为契机中华民族国民条例颁布,该条例首次提出“大中华民族”概念,所有民族一视同仁。(附--在228骚乱后一为名为岩里政男的日籍台湾居民神秘失踪)

  1947-1948年,被称为中国式总理内阁制宪政形成期,各个党派开始参与联合政府,宋庆龄成为虚位国家元首,9月2日抗战胜利日被定为国庆

  1947年始由228骚乱引发对日索赔**,1947-1967这段时间被称为“廿年对日大索赔”,至1657年终政府对日索赔高达1100亿美元(1937年),民间索赔独立核算。而对日索赔的资金成为完成了中国土地赎买和大量公共工程建设的基础。

  1948年5月23日,十七条协议正式签订,中央政府正式驻军拉萨,结束了西藏游离与中央政府的历史

  1950年初,朝鲜半岛局势开始紧张,中国在西北引爆首枚核弹,被视为中国的首次官方表态,也是以后朝鲜战争未能全面扩大化的因素

  1950年6月25日,在斯大林的怂恿下金日成发动了旨在统一朝鲜的战争,朝鲜战争爆发

  1950年10月后由于中国驻美大使对美总统的秘密表态将遏制苏俄在远东的扩张,联合**最终把战线定格在38线附近,东北驻军闪电进入北朝鲜,朝鲜内部亲中国派系发动“驱日政变”,金日成及其家人流亡莫斯科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中苏签订对蒙古地位的声明,中国形式上统一的蒙古,第一次远东危机结束,朝鲜战争中被降低到代办级的外交关系重返大使级关系

  1955年,鉴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商业贿赂的层出不穷,中国首个独立的只向国家领导人负责的廉政公署出现

  1957年始,中国1962年,中国公布国籍法条例,有限承认双重国籍

  1966年,印尼发生排华骚乱,驻扎当地有用双重国籍的记者冒死向全世界报道印尼大屠杀,称“雅加达比奥斯维辛残忍上百倍”,“当地的居民不能用“人”这个词来形容”,同月中国首支航母混合舰队向南中国海进发,“千岛群岛战争爆发”。战后据联合国难民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