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人工智能教学_象棋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暴的“取代”。

  若是成熟人工智能取代廉价劳动力,那只能怪自己能力不行,但现在的人工智能,却远远没有达到“取代”的作用。

  杨铮也抽空去看了眼围棋棋社的1对1人工智能教学,果然不出他所料,他看到的全是学生人手一个平板电脑,在专业软件上对弈。

  他更去看了眼国际象棋以及其他棋类的人工智能教学,也都是纠错,反复练习。好点的话有一位老师在那坐着答疑,若是差点,只有一位助教在那里坐着维持秩序。

  这种怪异的教学氛围以及方法,也让杨铮莫名有些恍惚。

  他忽然想,若是过上二十年后,教育变成这样,那上学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他突然也意识到有些可笑,自己只是一个小人物,哪来这么多纠结的借口?

  只是,在下午上完课后,他来到了象棋人工智能教学处。

  负责教学的老师,看见杨铮过来,有些诧异。

  毕竟,他也是一位业余棋手,与杨铮不同的是,作为业余棋手的他,没有太多资历,并不能上台授课,只能维持下课堂秩序。

  杨铮看着他惊讶的样子,他笑了笑算是打了招呼,随后便伸手要了个多余的平板,想在平板上体验人工智能的象棋教学。

  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象棋的人工智能教学居然和天天象棋见有关,作为现在国民象棋娱乐软件,娱乐已经满足不了他的胃口,他已经提前布局了教育行业。

  《天天象棋见教学版》已经成为那家公司布局的新产品,logo过后的人人有棋下的搞怪广告语,也让杨铮忍不住又笑了起来。

  在体验了一盘新手对局后,他的笑容终于消失不见。

  一盘棋30分钟,却也让杨铮看见了人工智能的可怕之处。

  这款软件的算力,不说世界顶尖,但是也超越了99%市面可供下载的象棋软件算力。

  他很精细,几乎每一步下棋的步骤,他都有着较为详细的讲解。

  可也就因为这份详细,却让杨铮肯定了人工智能教学绝不适合大多数的象棋棋手。

  因为人工智能算的太细了,在象棋一般对局为三四十手的情况下,他居然能预算到对手五十手,六十手会怎么走。

  这种所谓的“超强”算法,更像是拿围棋的框架直接套在象棋里,以此去彰显着软件超越现实的算力,当然市面上的确有很多软件都是这样,他们都喜欢给新注册的用户一个下马威。

  然后就是他的教学思路,只是单纯的让选手提升算力而已,并没有刻意培养学生下棋的思路。

  这也让杨铮想起了孙破军,你说孙破军强吗?他肯定要胜过华夏99%的象棋少年,但他为什么没有在比赛上拿到冠军呢?除了遇见了无法超越的李天道,更大的原因就是他太依赖算力,没有自己的下棋思路。

  俗话说得好,棋是死的,人是活的。算力的确可以让一个棋手在短时间内暴涨对弈时的棋力,但一个千锤百炼过后的对局思路,更可以让一个棋手状态稳定,未来的道路更加平坦。

  而这种教学颇有些揠苗助长的意味。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