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20章:环球视察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俱伤之后,再坐下来进行谈判,看看如何分割刚果……

  可以确定,非洲今后将被一分为六。

  北非及东北归奥斯曼帝国所有,西非归法兰西帝国,刚果有葡萄牙与英国的势力。

  刚果以南全部归郑氏,荷兰侥幸抢下了一片东非平原——肯尼亚(含坦桑尼亚北部)。

  不过朱慈烺能大概猜出三百年之后的结果,那就是郑氏依旧在非洲南部。

  除了奥斯曼的其他几家就很难说了,因为殖珉模式完全不同于大明。

  奥斯曼对当地的控制是通过脑电波的,故而其控制能够延续数百年之久。

  大明帝国的策略就是将本土百姓运过去,对其彻底同化。

  往后西地至少会有五千万到一亿大明百姓,当地的黑人根本掀不起多大浪花……

  凡是迁过去的福建百姓,无不对昊菁皇帝的高瞻远瞩敬佩直至。

  连郑芝龙与郑成功都没想到,天下还有这等好地方。

  按天书所示的地图来说,南非有矿产,莫桑比克有沃土,安哥拉有石油,坦桑尼亚与赞比亚有牧场。

  非洲南部水域本身就是一座渔场,庄稼至少可以一年两收,天气又不算过于湿热,起码比缅甸要强得多,这地方实在是好的不能再好了。

  郑氏上下闲来无事的时候,便会组织数千人的旅游团,去坦桑尼亚或赞比亚的牧场打猎,玩得不亦乐乎。

  斩获的狮头、象牙、犀牛角还能作为贡品,加上大白鲨的鱼翅,飘洋过海去北都觐见昊菁皇帝。

  由于各方面的优势实在太大,借助口口相传,西地也非正式地取代了四川,成为了广大百姓心中新的天府之国。

  比较西地、北地、南地、东地这四个地方,西地综合各方面,显得优势的确非常之大。

  北地的气候就甭提了,一年有小半年是冬季。

  南地则刚好相反,皇长子还带着一群弟弟在炸山、挖运河呢!

  东地倒是不错,很适合百姓定居,不过矿区远不如西地那么密集。

  西地的矿区不但密集,而且几乎都都是储量非常之大的富矿,而且便于机械化开采。

  郑氏父子当年为自己出力最大,顺带出钱,故而朱慈烺才将最好的一块地皮送给他们。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郑氏集团的海运能力甚佳,凭借一己之力,便可将他们的福建老乡们运到南非去。

  福建人首选的落脚点就是西地,因为郑氏父子是他们的老乡,也是带头人。

  当初大家就是这么跟着去东番的,跟着郑氏父子准没错。

  广东人的首选目的地是吕宋,吕宋以南的那些岛,包括婆罗洲,则归诸多藩王以及某些将领所有,藩国的子珉及将领的老乡都会到那边去定居。

  南地、北地、东地这三大块地皮,自始至终都是朝廷下令强行迁移,以人口密集的中原地区优先。

  人口密集就意味着当地人均耕地极少

  请收藏:https://m.quge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